冬至将至 这些养生秘诀助您更健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是我国农历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此时应根据体质谨慎起居、调养饮食、调摄情志、注意运动和保健。

    起居养生

    1.勤搓手,防感冒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经常搓手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搓手时双手紧握成拳状,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有利于保持心脏健康;经常揉搓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2.暖双足,防体寒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所以,寒冷的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的保暖,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可常进行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最好养成泡脚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一泡脚,既能御寒,又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脚的营养供给,保持皮肤柔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

    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而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本,对脏腑起到温煦、生化之效,若肾阳不足,就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频数等症状,所以冬季养生首要保护肾阳。

    1.猪肾杜仲粥

    原料:猪肾2枚,杜仲20克,粳米50克,生姜6片,香葱3根,食盐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猪肾洗净剖开,去掉内膜,再洗干净后切成细丁,与杜仲、粳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20分钟。生姜、香葱切碎,待猪肾熟烂粥熟时,加入葱、姜、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餐温热服食。

    功效:补肾、壮阳、固涩。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形瘦体弱、畏寒怕冷、腰膝酸冷、四肢不温、阳痿不举、性功能减退、小便频多,夜间尤甚等。

    2.杜仲茶

    原料:杜仲叶12克,绿茶3克。先将杜仲叶切碎,与茶叶一同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饮服。此款茶饮有补肝肾、强筋骨的效果,能改善脾肾阳虚造成的身体不适症状。

    运动养生

    冬至后要进行锻炼,但不宜运动过度,且运动时不宜出汗太多,以免伤阳气耗伤肾精,违逆“冬藏”的养生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八段锦、太极剑、五禽戏、太极拳、健步走等温和的有氧运动,最好选择上午太阳出来之后或下午温暖时段进行。因为冬至时节天寒地冻,晨间、夜晚的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调整不及时容易感受风寒外邪。适度运动,长期坚持,能够振奋阳气,达到养肾补肾之效。

    腰为肾之府,刺激腰眼(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有助保养肾气。可于运动后将双手搓热,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每日反复50~100遍。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男女都适用。

    (据《中国中医药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