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化工职院“塑造未来”捧回特等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闭幕式上,学生团队主要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留念。通讯员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孙晓静 通讯员/陶飞 苏敏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大、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1月6日,回想在一众“双一流”名校强手中,作为全省唯一一支高职代表队登上全国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幕,湖南化工职院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赵羽轩仍热血沸腾。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挑战杯”系列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

    当天,赵羽轩所在的湖南化工职院选送的科技发明制作项目“塑造未来——首创生物质纤维素全降解新型复合材料”,在主体赛中一路突围,捧回全国“特等奖”。

    “这两年湖南的职业院校越办越好,人才济济啊!”面对该赛道特等奖中极少有的高职院校作品,大赛主要评委这样点赞。

    农村调研发现“项目商机”

    如果你的观念还固守在职校学生“成绩差,表现不好”上,那么,这支队伍定会让你刮目相看。

    团队负责人徐佳意曾获评全省高职院校优秀共产党员,主讲人刘宇是学院学生会主席,文案负责人赵羽轩则是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3人的在校表现均可谓是“大神”级别。其他成员在校期间也表现优异。

    近年来,该院团委充分利用校内科研实训平台、创新课程、科技社团等资源开展活动,积极联系本地行业企业和乡村,带动青年学子开展“三下乡”、返家乡、岗位实践、社区实践等活动,打造了“内外联动,课创融合”工作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新生态。

    这次项目创意的“金点子”,就是从调研中而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田间地头及河流丢弃的白色塑料,是很难解决的一个痛点。同时,农民每年焚烧稻草、秸秆,对空气造成污染。”徐佳意道出了研究的初衷,那就是将“废物”变宝,实现生态环保的最终目的。

    原来,在团队指导老师阳小宇、唐丽、王继山的支持下,他们通过在校期间的化工和制药类专业学习,发现稻草、秸秆都可以成为“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便萌发了将纤维素转化为全降解材料,制作出生物质全降解母粒的想法。

    通俗点说,团队研究的项目就是如何用稻草、秸秆等原材料,制作出一种通过太阳光或特殊菌群等再处理后,能按预计时间降解的塑料原料。

    “国家对生态环保这块非常重视,这个项目的出炉,市场成果转化前景很大。”指导老师阳小宇兴奋地说,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多个专利,也吸引了一些企业进一步了解沟通并有转让合作的意向。

    他们是湖南唯一的特等奖高职生

    本届“挑战杯”竞赛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件作品、250余万名学生参赛。

    “跟这么多高手同场竞技,心情确实很紧张。”刘宇说,这是自己参与的第一个国赛项目。从今年初的校内选拔,到省赛(网络评选),再到省赛现场赛和国赛,一路过关斩将,实属不易。

    在结果公布环节,团队成员看到“特等奖”时,忍不住尖叫着跳了起来,团队成员满眼泪花,因为他们是湖南唯一的特等奖高职生。

    “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我觉得作为职校学生,特别骄傲。”徐佳意激动地说,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说的,“不断攀登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