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操大课间,是同学们放松的好机会。 记者/戴凛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最近,“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问题直指学校课间时间“缩水”,孩子们活动受限,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作“课间圈养”。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我市各城区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学生说
最近,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了一段校内视频,认为“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下课‘拖堂’情况比较常见,但是喝水上厕所的时间还是够了。”二年级的何同学说,有时候课堂上纪律不好,老师就会停止讲课,让大家练坐姿。由此浪费的时间,就会在下课的时候被占用一部分。有时候下一节课的老师会提前进教室,但是不影响大家喝水、上厕所。
记者随机采访了城区多个学校的20余位小学生,有17位学生反映有下课“拖堂”的现象,不过拖堂时间“一般不到5分钟吧”。
相比起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下课拖堂情况更为普遍。
“数学、物理、化学这些,或者是班主任的课,基本都会拖堂。”初二的李同学说,一般都是为了讲解题目,有的题目大家没听懂,或是错的人比较多,老师就会一直讲下去,直到下一节课上课。而如果遇上最后一节课,老师又恰好在讲错题,那么拖堂时间最多超过20分钟。“如果谁要上厕所,可以举手报告老师,但是很多人觉得不好意思就算了。”
课间乱跑会被扣分
即使下课不“拖堂”,不少学生表示,课间活动也会受到明确限制。
“老师不让我们跑,而且也不能下楼去操场,如果被班干部发现,会登记名字上黑板。”四年级的小学生李同学回忆,除开一年级的时候班级教室正好在一楼,可以悄悄去操场上玩一玩,此后班级教室搬上楼后,就很少离开这一楼层了。他还说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二年级时,有一次他和几个男孩子偷偷下楼去草丛里抓虫子,被学校某位老师看到了,结果被通报到班上,班主任又通报给了家长,最终被老师和家长轮番批评。
“不能追跑,就算是做课间操,做操结束后也不能在操场停留。”二年级的何同学说,做完广播操,老师就会组织大家排队回教室,想在操场上停留是不可能的。他表示,哥哥也在同一所小学,在操场上看到也就是远远打个招呼,因为不能离开班级队伍。
采访中,七成小学生表示,下课时间一般是在教室里和同学们聊聊天,或者看看书。“免得被记名字、扣分,影响个人和小组积分。”
下课“拖堂”是常态
家长说
“我们读书那会,一下课就跑得无影无踪了,玩得可开心了。”家长郝先生说,虽然自己和儿子算是“校友”,但是两个时代的校园课间活动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回忆道,下课拖堂的情况也有,但是很少。课间时间,同学们一般是在走廊公共区域玩丢沙包、跳房子或是跳皮筋,男孩女孩都玩在一起。而现在的孩子,都完全不知道这些游戏了。
“别说上厕所的时间,我们甚至还可以在课间踢一场球。”王先生回忆说,初中时特别喜欢踢球,只要下课铃一响就飞奔出教室踢球。由于当时学校没有足球场,下课还要和打篮球的同学争夺场地,可见下课时有多热闹。他表示,当年一起踢球的这些同学,现在业余时间仍保留着运动的习惯,但是身边年轻人倒是“安静”很多,有的完全不会踢球、打篮球。
“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多一些活动时间和空间,否则太压抑孩子们的天性。”家长吴女士表示,自己在学生时代,下课也会和同学们跑跑跳跳,这不仅和成绩、学习效果没有直接关系,而且近视的同学也很少,“抑郁”这个词离大家也很遥远。
孩子们不知道丢沙包、跳房子
老师说
对于家长的不满以及学生的诉求,学校和老师也是有自己的无奈和委屈,可以说,造成“课间圈养”的情况,有多种原因。
“孩子们喜欢玩是天性,但老师的担心也是来自多方面的。”一位教龄20多年的班主任李老师坦言,自己求学时也有很宽松的课间时间,同学们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游戏,更不要担心上厕所的问题。但是现在围绕教育的关注度特别高,动不动就会引起一些社会讨论,让老师很纠结。
比如下课“拖堂”的问题,就是源自当前的教育竞争问题。老师又何尝不愿意一下课就回办公室休息呢?其实是出于责任心,为了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比如疑难题解析,就是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学懂,而不必或减少去参加社会培训。当然这也会造成一些学优的同学也被“卷”入“拖堂”,这些都需要在管理上进一步优化。
再说课间活动,孩子们跑、跳、追、闹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但有的家长直接将责任推卸给班主任和学校,甚至通过各种渠道“维权”,让老师和学校陷入舆论漩涡,于是出于简单化管理,就只好让学生老老实实留在教室里。另外,如果孩子们课间玩得太疯,在上课后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学习状态,影响学习效果。
李老师说,一位同事就有这样的遭遇,因其管理班级中的一名学生在楼梯间追跑造成骨折,学生家长四处投诉,让她已经无法安心工作,最后只能被调往非教学岗位。所以大家都怕出安全问题,一看到孩子们在走廊上跑起来就紧张。
最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