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的同事和益友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周伟钊为《株洲日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册设计的封面

    2004年国庆节周伟钊和作者一起观展时留影

    马立明 文/图

    2023年10月7日晨,我的师友聂鑫森先生打电话告诉我:周伟钊昨晚走了,并约我与他上午一块去市中心医院送别。顿时,我一阵心酸、难过……心里直犯嘀咕:他怎么走得这么急这么快呢?!

    自从去年底他患病后,我就更加与他微信不断,并且几次去他府上慰问,无非都是盼他早日康复,战胜病魔!最后一次是10月1日国庆节,我问他在家还是在医院过节?他回复:“在医院过节,谢谢立明!”不想,中秋、国庆双节刚过完,他就走了。

    回想我与伟钊兄共事、相邻几十年,我们之间的友情,可说亲如兄弟。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株洲市郊区文化馆调至株洲日报社任版面编辑,不久,他也从株洲市汽车齿轮厂调到报社任美术编辑。正巧,他们美术组的办公室和我的总编室门对门。当然,这是便于工作上的衔接而有意这样安排的。故此,我们可说天天见面。

    那时的日报工作流程是,当各部室把当日所采写好的稿件经主任签发后,然后送至总编室再审。接着确定那些稿件需要制作标题,那些稿件需要配画插图,一点马虎不得。那时,美术组只有他和梅剑龙老师两个人,株洲日报除第四版时事版外,一、二、三版的头条和押尾之文,都要制作标题,有的甚至还要配画插图。这样,他们二人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梅老师和他见我喜爱书画,故不时请我帮忙。时间允许,我就认真地画,硬是来不赢,我就用我的“马体”隶书制作个美术标题。平日,只要市里有什么大的美术活动或展览,他们总是邀我一块参加,那种兄弟般的友情,真是难于言表。

    记得1987年株洲日报创刊30周年,我们3人均为报庆筹备组工作组人员。梅老师和伟钊兄加我,分别制作征稿函和搜集全市、全省包括全国凡能征集得到的名人书画佳作,均去函索求以志贺。为了搞好这次社庆和编印好这本《株洲日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册,伟钊兄不但要为报庆设计“徽标”“徽章”,而且还负责“封面设计”等,可说够辛苦的了。

    后来,我调至副刊部当记者负责跑文化线,伟钊兄和我,更是常出没在全市的各种文化艺术报道之中。记得有次我们去醴陵采访,因当日不能赶回来,只好借宿在他岳母家。那天晚上,我们怕是多喝了一点,他带着我在那条老街上反复寻觅,折腾一阵才找到他岳家。我戏说道:你这个好女婿,连岳母的门都记不住了!

    伟钊兄让我更钦羡的,是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他的儿子周觅欧极会读书,不用他操一点心。上海复旦大学硕士毕业后,美国几所名牌大学争着要他去读博。他的妻子孙干玲,贤惠善良能干。伟钊兄初调报社时,是个半边户。周末,他时不时地要回醴陵。他说,每次坐火车回醴陵,干玲就推着一辆载重自行车在出站口等。最为让他惬意的,是干玲不让他骑,要他坐在单车屁股上,然后驮着他回家去,你看幸福不幸福!

    后来,我们都住在报社院内,开门相见,烟火相通,更加亲密无间了。再后来,他在香草园置一画屋,我又是他的常客。每次去,我们谈创作聊家常,他都会泡香茗加点心以待。临别,他还会把近期刊发他作品的很多杂志赠我分享。有时有上等好生宣,他也会分赠一点给我回去试笔。你看,多好的一个同事和益友啊!

    今年7月11日,他的爱徒——湖北《书法报》主编赵志成先生特来看他,加上儿子、孙子也从美国回来,于是他打电话要我去酒店陪客。我听了极为高兴,认为伟钊兄肯定是好得差不多了。的确,他那天状态很好,还抿了一点点小酒。谁知,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用餐!

    今天,在他永别这个世界时,我啰啰嗦嗦写了这么些,总感到伟钊兄没有走,他仍活在我的心里……

    相关链接:

    周伟钊简介:1952年出生于湖南醴陵。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南株洲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西部书画艺术院艺术顾问。2002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美术大展银奖。

    (据百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