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背后,有这群株洲人的付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989年城区国营粮店分布图。 记者/伍靖雯 摄

    1996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株洲双季稻亩产过吨的好消息。 记者/伍靖雯 摄

    瞿永寿的研究成功攻克了降低水稻空壳率的世界性难题。记者/伍靖雯 摄

    粮票,专属一个时代的记忆。 记者/伍靖雯 摄

    当年人们吃饭的报销凭证 。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1粒米有多重?株洲曾有多少家国营粮店?现在一年能产多少吨粮食?

    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株洲,农业领域的传承发展同样璀璨。1995年,株洲成为全国首个吨粮地级市;2010年,株洲在全省率先建立从中央到市县的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去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50.44万吨……这些数字,让丰衣足食成为我们的平凡日常。

    聚焦第43个“世界粮食日”,近期,我市正以“节粮爱粮”为主题举办了粮食文化展,吸引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到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

    借此机会,我们一起来盘点株洲“粮史”,回顾“粒粒皆辛苦”背后,一群株洲人的付出。

    国营粮店的峥嵘岁月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虽然湖南一直被誉为“鱼米之乡”,但曾经的“靠天吃饭”,让粮食价格并不稳定。上世纪30年代左右,为了解决“洋米”倾销、谷贱伤农等问题,当时的省政府决定向外输出湖南大米,湖南与广东之间的谷米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此时,株洲凭借水运交通优势,稻米贸易位居湘潭集镇商业之首,湖南内陆腹地的谷米从株洲经由湘江运往周边各地,粮商也纷纷在株洲大量开设米厂、粮行。

    新中国成立后,稳定民生、保障粮食供应的重担落到了国营粮店身上。

    在粮食文化展厅一角,一张“城区国营粮店变迁图”,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1950年10月,为了平抑因夏粮歉收导致的粮价上涨,我市在当时的解放西街开设了首个国营粮店。

    相关资料记载,“西街粮店”面积不到20平方米,共有4名职工。店里只卖大米,但销量逐月攀升,1951年向机关、学校、工厂及居民销售口粮大米700多万公斤,1952年销售口粮大米1100多万公斤,平均日销售量达3万多公斤。

    1953年11月,株洲执行统购统销粮食政策,还规定全市的工业用粮和商业用粮均纳入国营粮店销售,很快,解放街、结谷街、钟鼓岭、上月塘等当时的居民集中居住区,都陆续增开了国营粮店。到1992年,城区的国营粮店共有33家。

    与国营粮店的记忆想匹配的,便是粮票。

    老一辈株洲人都还记忆犹新,当年每个月带着“城镇居民粮油证”,拿着装粮食的布口袋到就近的粮店排队买米。

    株洲市文史专家仇民主,收藏了不少这一时期的票证资料。据他整理记录,市镇居民粮食供应凭户口按人头分配,其中一段时期的标准是:市镇居民定量为每月12公斤,单位职工按工种补助工种粮作为副券,重体力如建筑工、搬运工、锻工等,每月还有5-10公斤不等的补助。

    众志成城

    株洲成全国首个吨粮地级市

    在粮食文化展厅内,一张1996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格外引人注目。“1995年,湖南省株洲市种植双季稻169.73万亩,稻谷总产量173.2万吨,平均亩产1021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报纸头版上这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将人们拉回那段艰辛的光辉岁月。

    市农委、市农业局退休干部们回忆这段历史时都说,我市是吨粮田建设的先行者。

    吨粮田,主要指粮食每亩年产达到1000公斤的农田。这一目标的确立,要回溯到1986年,袁隆平院士提出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

    当时,各地粮食生产受困于农耕模式老旧、化肥匮乏等问题,粮食增产压力较大。株洲当时的粮食亩产已攀上800公斤,走在了全省前列,但要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株洲决定勇当先锋。1986年4月,我市成立亩产吨粮开发示范领导小组,拉开创建亩产吨粮市的序幕。很快,市里设立“丰收杯”奖,确定醴陵市白兔潭镇等6个吨粮开发重点示范乡镇,资金支持也迅速跟上,购买化肥等用于吨粮田建设。

    结果令人惊喜,1990年,当时的株洲县杨梅村首次实施杂交早稻配杂交晚稻“双杂”种植模式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种植的水稻,让该村当年双季亩产达1069.5公斤,比上年亩产增加135公斤。

    在建设吨粮田的拼搏历程中,还有一位本地人是我们不能忘却的,那就是醴陵人瞿永寿。是他发现了良性水稻叶色现“墨绿—黄绿—青绿”的变化规律,并成功掌握了定向培育高产长相禾苗技术,成功攻克了降低水稻空壳率的世界性难题。这项重要的科学成果受到国际农业专家们的普遍认可,1985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正式授予瞿永寿“杰出稻农”荣誉称号;198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一群人的接连努力下,1995年,株洲市顺利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时至今日,这张“名片”依旧闪闪发光。

    地方储备粮可满足

    居民3个月以上供应需求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20.2千公顷,粮食产量150.44万吨。

    种粮是基础,粮库则是居民口粮的“保险柜”。

    在粮库技术升级、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株洲从不松懈。2010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区)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并通过实施粮库提质改造工程,建成以市级中心库、县级骨干粮库为主体、一线收纳库点为补充的现代粮食仓储体系,完成株洲片区24个“智慧粮仓”建设。

    目前,我市共有12家国有储备粮企业,其中由中央直属机构管理的中央储备粮企业有3家,地方储备粮企业有9家,粮库中的每栋粮仓都有固定人员管理。

    截至去年底数据显示,除中央储备粮外,我市储存的省、市、县(区)三级地方储备粮,可满足约280万居民3个月以上的口粮供应。此外,我市还有100余家应急保供企业,随时可以调得动、供得上粮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