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技术融入城市生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市通过在株洲大桥上设置的123个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实现桥梁运行情况动态监测。 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小区里的生活垃圾每天运往哪里?跨江大桥的通行安全如何保障?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执法的公开透明程度?

    以前,这些情况主要靠经验分辨、靠人监督。但现在,随着数字技术加速融入城市运转,更加智慧高效的新场景、新模式已经显现。

    具体怎么说?最近,记者走进株洲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指挥室,近距离了解数字赋能带来的城市管理新变化。

    1数字化监管

    让执法更高效透明

    早高峰刚过,城市逐渐宁静,荷塘区向阳社区附近却传来一阵喧嚣——有人在隐蔽处违规倾倒垃圾。

    指挥室的大屏幕上显示,这一事件由信息采集员发现并上报,后台已联系执法队员前往处置。整个处置流程,都将记录在综管服务平台系统内。

    “以前,我们的执法信息主要来自队员巡查、市民举报。”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就造成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躲猫猫”“打游击”。此外,执法是否公正规范、当事人及周边市民是否满意,都需要一个更为高效的信息平台来收集梳理。

    随着城市综管服务平台上线,城市市容市貌秩序维护、城管执法等工作信息实现数字化监管,也能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升管理效能。

    比如,在执法流程方面,系统内上传了城市管理执法的98部法律法规、533条执法依据、376个执法事项等信息,并统一了执法文书模板、执法程序要求等,执法队员必须依据系统设定的程序提交相关流程证据,解决了以往执法程序不严谨、案卷制作不规范等问题。

    现场,技术人员展示了一份临街门店违规乱堆乱放案件的处置记录。“现在通过综管服务平台办理案件,要有全过程的文字、影像等记录,办结的案件全面实施电子档案管理。”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也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等问题,让城管执法更公正可信。

    2

    桥梁、路灯“数据化”

    信息化监测提升管理效能

    目前,整个综管服务平台已建立面向5大行业场景的监管系统。除了城管行政综合执法,还覆盖了智慧市政、智慧园林、照明资产管理、垃圾分类处置监管等方面。

    服役30余年,株洲大桥依旧车水马龙。为了做好这座跨江大桥的安全运行保障,每天都有市政队员在沿线巡查,定期做好检修养护。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提速,对株洲大桥的健康监测也进一步升级。

    通过城市综管服务平台,记者看到,系统围绕株洲大桥的箱梁挠度、桥面温湿度、结构震动、伸缩缝是否位移等8类情况进行监测,共设置了123个监测点位。

    通过在株洲大桥上安装的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可实时动态掌握桥梁运行情况。“比如,通过桥面温湿度监测,可帮助我们在冬季实时掌握桥面结冰情况,做好应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株洲大桥,目前我市还通过将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等市政设施“数据化”,实现智慧市政系统的建设应用。

    比如,通过对井盖、低洼易积水点进行线上动态监测,在日常管理和雨雪天气时,可帮助巡查人员更快发现、处置问题。此外,每月的市政设施病害情况、养护情况等,系统也可梳理分析,提高市政设施精细管养水平。

    城市园林的智慧化监管方面,我市对城区部分园林绿化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后,初步建立了智慧园林数据库,实现园林绿化运行指标的采集统计和分析评估。比如,城市微公园的运维情况、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情况等等,这些数据信息将长期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工程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城市智慧照明管理方面,我市对城区多条路段的照明设施进行数据采集,总采集路段达50公里。这些数据包括开关箱、路灯专用变箱、城市照明资产变量等数据,实现照明能耗监测,提升养护管理效能。

    随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加持,也将推动垃圾“真分真运”。目前,垃圾分类及处置监管系统,可通过采集垃圾源头分类数据、分类车辆运行轨迹、垃圾终端处理厂运行数据等,实现对垃圾处置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为垃圾分类见实效提供助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