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痛苦地活着,还是痛快地死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每次遇到陈彩红,她都要“查看”胸牌,说着“你叫XXX”同样的话。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徐滔 文/图

    “你是谁?”渌口区朱亭镇82岁的荣光问坐在他对面的荣花。

    荣花是他最痛爱的小女儿,但3年前,荣光就已记不起来了。

    “吃饭啦。”荷塘区金山街道47岁的夏志打开上锁的房门,对呆坐在床上的卢瑟喊道。

    卢瑟是他的母亲。她因多次“抢夺”邻居小孩零食,还“动手打人”被儿子“限制了自由”。

    而在天元区,74岁的蒋健再一次和儿子爆发争吵,因为儿子已经极度厌烦了父亲每天莫名的臆想和要求:今天有大领导来看我,你们要做好迎接准备。

    蒋健退休前,曾是我市某企业的“班子成员”。

    失忆、暴躁、妄想、精神亢奋根本不睡…………

    老年痴呆症,就像一块橡皮擦,逐渐将人的记忆慢慢擦去,直至大脑只剩下一片空白,犹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常人无法理解的异常行为。

    无论你是“亚视之父”邱德根,还是美国总统里根,亦或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概莫能外。

    而最恐怖的是,这种病至今没有找到发病原因,更无法治愈,可以预见的最终结局,就是患者无法感知的痛苦,爱情的消退,亲情的淡漠,各类人性的冲突和无奈,直至患者因各种并发症出现而死亡。

    面对病情日益严重的父亲,荣花也曾发出灵魂之问:患上这种病,究竟是痛苦地活着好,还是痛快地死去好?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这个群体生存状况如何?什么人最易患上这种病?如何治疗?如何预防?

    “另类”世界

    8月15日上午9时,芦淞区贺家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是一家公立医养结合的基层医疗机构。

    打开三楼的铁门,大厅和走廊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另类 ”世界:有的老人颤巍巍拄着拐杖,四处张望着;有的老人口中念念有词,谁都无法知道她们在念叨着什么;有的老人空洞地望着天花板,机械式大喊着“不得了,不得了”,谁都无法知道她们究竟在担忧什么?

    “你叫陈彩红。”76岁的李茉莉左手拦住陈彩红,右手端起她的胸牌仔细端详,大喊着每次都一样的这句话,似乎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又似乎显得她格外地有文化。

    而在服务中心的食堂,79岁的刘丽英总是在吃完饭后,一定要喊食堂服务员给她“打包”。

    “珍珍还在家等我的饭吃,吃过饭还要去上学。”

    珍珍是刘丽英的女儿,已经45岁了。但在老人的记忆中,珍珍仍然还是个孩子。

    陈彩红是服务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全科副主任医师。

    “李茉莉和刘丽英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说着同样的话语,不差分毫。”陈彩红笑着说,“我们的世界,她们已经不懂。而她们的世界,我们也懂得不多。”

    这家服务中心,有70个老人,44人系老年痴呆患者,70岁-80岁的有7人,81岁-90岁的有30人,91岁以上的有7人。其中男性18人,女性26人。

    他(她)们,有退休的机关领导、公务员、国企高管,教师、工人,也有一小部分农民。

    蒋健就是其中一员。他曾是我市某企业副总,儿子在外地上班,女儿在家带两个孙子。

    “一天要打我们10多个电话,总说这里痛那里痛,去医院检查没有问题。请了几个保姆,总说保姆偷了他的钱,后来我们调看了监控,根本没这事,而且也找到了他说的那笔钱,其实放在抽屉里,几个保姆都因此辞职不干,给她们再多钱也不干了,父亲日复一日的电话也打得我们不厌其烦。”蒋健的儿子解释,最让他和姐姐烦躁的是,父亲天天和他们说“今天会有大领导来看望他,一定要做好接待准备。”

    市三医院男二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小萍解释,妄想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一大症状。患者总是认为有人偷他们的东西,如钱、手机、首饰等,哪怕是自己身边最亲的配偶、子女,患者也不信任,更何况亲友、保姆。而患者出现的被窃妄想往往是继发于记忆力下降,因为找不到物品而认为被偷了。还有一个常见的嫉妒妄想,患者常认为配偶不忠,从而导致冲动言行及照料困难。 而常人因为对这个领域专业知识的缺乏,常常导致不理解甚至爆发信任危机等其他后果,患者亲友也因此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而患者妄想的心理根源,是想通过此举,来引起周边人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注。

    如果说妄想会导致“正常之精神负担”,那么失忆、暴躁、对危险的认知缺乏和并发症爆发,或可能会直接“要了老人的命”。爱情慢慢消退、亲情逐渐淡泊,经济上、伦理上的诸多冲突,也与日俱增。

    卢瑟患病前是左邻右舍眼中最善良的大妈,也是儿子心中最慈祥的妈妈。2019年12月的一天,73岁的她外出一直未归。当晚,儿子夏志发动100多亲友邻居,四处寻找,直到晚上11时40,才有人在一铁轨边找到了蹲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母亲。万幸的是,他妈妈没被火车撞到。

    “她记不清回家的路了,挂在胸前的手机一直响,也不晓得接听。”夏志说,母亲回家后,多次抢夺邻居小孩的零食被告状,并经常性“打骂人”。为防止“意外”,只好将母亲“关”在一间小房子内,每天按时送饭。

    “想起小时候我娘给我做好吃的,背我去医院看病,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将她‘关‘起来,我心里真的好苦呀……”夏志说,家里并不富裕。给母亲治病已花去10多万元。“钱还不是主要压力,这几年来,每天三餐必须按时送餐,一天都没轻松过,有点熬不住了,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崩溃。”

    和夏志一样痛苦的,还有朱亭镇78岁的刘兰花。丈夫荣光大小便失禁3年了。

    “每天一身屎尿,要帮他洗澡三次以上,看着那些东西,反胃、呕吐,但没有办法。”刘兰花说,孩子们都在株洲市区工作,丈夫每天凌晨2点后就不睡觉,总是打开大门,外出“瞎遛”,有时候还遛到邻居家玻璃窗前,敲窗户、敲门,好吓人。

    “死去还好些,对于我和他来说,死,就是解脱。” 她说。

    “纵火”烧了房子、从高处跳下骨折、突然哭笑、“诬陷”亲友盗窃自己财物、不认识回家的路,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亲友……连日的采访,厚厚的采访本,记录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无奈和感慨的故事。

    未解之谜

    8月15日上午9时,芦淞区贺家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响起了音乐,几十名老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老年痴呆症患者跳起了手指操、五行保健操。

    除了这样的每天例行动作,这里还有唱歌、讲故事、看电视、打麻将、下棋、看书读报等集体文娱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延缓老人痴呆的进程,缓解症状。

    “至今没有找到病因,是一个未解之谜,也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患上这种病,最终的结果就是返老还童,直至大脑变成一张‘白纸’。” 我市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市三医院的医师曾小萍解释,老年痴呆属于神经认知障碍,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就像一颗丰满的核桃,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有如半风干的核桃,这种病会将人的记忆,慢慢擦去。发病初期,做菜忘放盐、忘关火、煮饭忘放水、吃饭不知饥饱,慢慢不认识朋友、家人,出门不知回,失语、言语障碍直至大小便失禁。同时随着大脑病变,引发精神行为异常,无故发脾气、打人、骂人、嫉妒妄想、被窃妄想。最后,伴随着并发症发作,直至死亡。

    她解释,根据庞大的临床病例推测,老年痴呆症可能和遗传、酗酒、抽烟、熬夜、睡眠不好等有关。一般超过65岁是高发年龄,女性比男性概率大,农村人比城市人概率大。

    “这种病可能在20年前就出现病理改变了。”曾小萍解释,所以45岁开始,就要积极预防。有氧运动,每晚不少于7-8小时睡眠,戒烟,控酒,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干预,做记忆训练、思维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训练、数字游戏等认知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控制体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治疗抑郁症……这些,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有帮助。

    (注:基于隐私及家属要求,本文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名均为化名)

    相关阅读

    老年人中, 痴呆患者有多少?

    2022年9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1年9月发布的《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症全球状况报告》,截至2019年,全球有5520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65岁以上的人群中,8.1%的女性和5.4%的男性均为痴呆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7800万人,到2050年时则将达到1.39亿人。与此同时,全世界每年诊断出新发痴呆症病例为1000万,即每3.2秒钟就会新增一个病例。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