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周末乡村游的悠然·纳优谷,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并带动了餐饮消费。 记者/何春林 摄
小朋友在纳优谷玩得很开心。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何春林 实习生/曾怡婧
“上半年,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8%。”近日,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与旅游营业收入增长62%相比,餐饮业表现有点“寒碜”。在此之前,餐饮业普遍认为“疫情之后,餐饮业会迎来一波消费高潮”。
事实上,大家期盼许久的餐饮业消费高潮没有如约而至,反而是陆续有餐饮店关门歇业。原因有哪些?经历了疫情寒冬后的餐饮业春天在哪里?
熬过了疫情 没等到消费高潮
谢恩从事餐饮业10多年,是中国湘菜大师、国家级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
2019年12月1日,他投资100多万元,在荷塘区创立了战地餐厅,可同时容纳160人用餐,主打军旅主题。这里停车方便,食客纷至沓来,试营业期间,店铺每天营业额过万元。
瞅着络绎不绝的食客,谢恩庆幸投资对了,并准备大展拳脚。
“疫情一来,一切戛然而止。”战地餐厅经营仅一个多月,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阵脚。
“熬过去就好了。”谢恩说,虽然很多餐饮店因为疫情而关张,但大部分餐饮业人士持乐观心态。一些餐饮店或压缩成本、或转型做外卖,艰难度日,“大家都相信疫情之后,肯定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可是,消费高峰迟迟没有来临。今年春节期间,战地餐厅每天营业额达到8000元至9000元,恢复到了疫情前的80%至90%。然而,春节一过,营业额很快降至每天不到5000元。
相信“餐饮将迎来春天”的易涛,今年年初斥资140万元,新开了一家鲜牛营餐饮店,定位年轻消费群体,人均消费85至100元。前三个月,营业额稳中有升,最高时每个月有60万元。进入6月份,月营业额直接“腰斩”,店铺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8月14日,易涛选择歇业止损,“餐饮业生意难做,预判出了问题,调整后东山再起。”
上述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株洲。上半年,很多餐饮企业加速布局开店。天眼查数据显示,1至6月餐饮业新增注册企业167.6万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23.4%。
与此同时,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达到了47.19万家,仅比2022年全年的餐饮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少了13.9%。
“寒冬虽然已经过去,但春天未必会来得很快。”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朱军说,目前,大部分餐饮业恢复了60%至70%,希望明年春节期间可以恢复疫情前水平。
口袋没有钱 消费力下降
餐饮业念叨的“消费高潮”为何迟到?甚至陆陆续续有店铺歇业?
《2023年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分析,餐饮业复苏之路并不顺畅,餐饮行业或正在迎来一场新的“闭店潮”。
沙坡里、湘鄂情、红花树、惟楚厨房……这些株洲餐饮市场上曾经响当当的餐饮店都消失了。与此同时,一些昔日红红火火的院子餐厅也在为招揽食客犯愁。
“手机收了一条短信,说给我充值300元,随时可以去消费。”市民袁先生说,这家餐饮店在株洲有五六家分店,主打中高端消费,曾经预订桌子都难,选择免费充值,可想其经营之难。
很多餐饮店都推出了“69元四个菜”“398元,10至12人团圆菜”等活动,这其实是店铺推出的“引流菜”。因为生意难做,客人不多,只好通过低价吸引食客进店消费。
朱军说,这种低价“内卷”并没有增加店铺营业额,反而是加剧了餐饮店的竞争,加速了餐饮店的倒闭。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说,上半年,餐饮行业开新店的势头比较猛,随之而来的是餐饮业竞争更加残酷,市场优胜劣汰,店铺关张无法避免。
“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口袋没有钱,大家很务实,降低了外出消费频次。”谢恩总结道,现在只能逐渐恢复。
“消费力下降,大家消费更加注重性价比。”兄弟厨房创始人习招平说,以10个人聚餐点菜为例,疫情前消费水平为800元,现在已降至600元左右。基于此,他们及时调整了菜品,主打经济实惠的家常菜,压缩了价格较高的“宴请菜”。
平价餐饮更受欢迎 中央厨房是大势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从业者的直观感受还是统计数据显示,餐饮业复苏毋庸置疑。
《白皮书》显示,餐饮产业规模受疫情影响大,预计年内会迎来较大幅度复苏。不过,餐饮业复苏并非大水漫灌式的,而是结构的、不均衡的复苏。这意味着,不同定位、不同风格的餐饮店,恢复的速度与规模也会不一样。
株洲餐饮业复苏之路如何走?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调研发现,疫情后的餐饮消费市场,广大消费者更讲求实惠,这给高性价比的大众餐饮带来了市场机遇。
“连锁餐饮品牌是未来趋势之一。”习招平认为,餐饮业复苏是必然,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烹饪或不会烹饪,只能选择外卖或进店消费,“消费力是下降了,消费频次应该会上涨。”
今年,兄弟厨房又新增了四家门店。“差异化定位经营很关键。”习招平坚持选择大众化消费,又特地避开大碗先生同质化竞争,主打家庭聚会,同时保障食客的私人空间。
《白皮书》分析,随着餐饮上下游依存度越来越高,上下游协同才能多赢共生。目前很多上游食材企业逐渐向下延伸,通过研发新产品,发力预制菜,将下游烹饪环节提前,从而实现产业链整合扩张。
习招平、谢恩、易涛等人赞同该观点。大家认为,连锁品牌要做大做强,必须有供应链、中央厨房加持。因为自己供应链、中央厨房,可以保证各个门店口味一致、食品安全可控、降低成本等优势。
习招平的株洲兄弟供应链有限公司占地8000多平方米,有自己的采购团队、菜品研发团队,除了为旗下20家店提供食材、预制菜外,其服务还可以延伸至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等。谢恩的面点产业布局,正在参照“中央厨房”模式经营与扩张。大碗先生中央厨房,每天可以向各个门店提供款式多样的预制菜,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
另外,“五一”和暑假旅游业的强劲复苏,让大家嗅到了新的商机。“旅游带动餐饮效应将更加明显。”醴陵市悠然·纳优谷执行董事朱俊杰说,株洲乡村游、短期游将迎来新的机遇。悠然·纳优谷主打周末乡村游,6月份试营业,双休日前来打卡的游客均超过2000人次,就餐的客人达8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