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切莫走过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戴凛

    暑期里,不少大学生奔赴各地,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不管是学校组织的“返家乡”“三下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还是大学生个人自选的打零工、做志愿者等活动,都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对临近毕业的学子而言,社会实践相当于就业前的一次热身、观察社会的一扇窗口。

    但也要看到,这些已经常态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部分团队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学生反映,一些社会实践过于重视形式和量化考核,有的实践项目开展前没有进行系统培训;一些“三下乡”服务队成员虽下了乡,但却没有真正走进农村、深入基层;也有学生反映,由于学校与实践单位没能做好对接,整个实践过程遭遇各种不配合;有的实践活动还没开始,就开始大张旗鼓地联系报道宣传。

    笔者近期在农村走访时,也听到有的村民这样说:有的实践团队说是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但还未来得及和学生深入交流就散了,完全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有的在大街上摆个摊子说是“义诊”,量量血压就匆匆收摊了;还有一些大学生说是指导农民提高种植技术,也只是在菜地里转转……

    凡此种种,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从“课堂”走向“实践”,讲究的是过程,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不是“盖个章”,更不是“到此一游”,学生们要发挥好社会实践的功能与作用,实实在在地用脚丈量、用脑思考、用心体悟。

    同时,从社会到学校到学生,也都应该精心策划活动,认真实施,并加强指导和监督。这样,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才不会沦为走过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