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溺水事件令人警醒

  • 上一篇
  • 下一篇
  • 7月5日下午,一名溺水者(左)被救上岸时,瘫软在地。救援协会供图

    8月2日下午,一名溺水者(右)被救上岸。 救援协会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姚时美 实习生/杨世鸿

    曾有救援队员向记者说:“悲剧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会痛彻心扉。”

    救援队员每救起一名溺水者,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更是对公众的一次惊醒。为此,湘江义务救援协会梳理出今年入夏以来的溺水事件。据统计,今年已有16名在湘江野泳的溺水者被救上岸。

    江水凶险,这些人差点殒命

    5月28日傍晚7时15分左右,袁先生在天元大桥河东桥下的江水中野泳,因身体突发不适溺水,并出现昏迷。经救援队员抢救并送医,才脱离生命危险。

    7月5日下午5时40分左右,易先生和妻子在河西四桥下水横渡湘江时遇到急流,同时遇险。

    7月11日晚上8时10分左右,王先生父子两人在河西四桥下老码头附近水域野泳,儿子不慎落入深水区遇险,王先生上前施救被死死抱住。

    7月27日傍晚7时左右,一名11岁女孩在河西四桥下野泳,随着急流漂到江中,无法游回岸边。

    8月2日下午4时至5时多,河西湘江风光带天元大桥河段,2小时内先后3人溺水!

    万幸的是,这些野泳的市民遇险时,附近都有救援队员巡逻或执勤,被救援队员及时救上岸。据统计,入夏以来,救援协会已救起16名溺水者。

    据了解,湘江义务救援协会每天执勤的时间为下午3时到晚上10时,区域为一桥到四桥之间。在此时段和水域外,今年还是有溺亡事故发生。

    被救后,有人说“谢谢”有人继续游

    “非常感谢!要不是救援队员,我们都上不来了。”7月11日晚被救起的王先生说。

    深受感触的还有易先生。11岁的女儿于7月27日傍晚野泳遇险被救后,他表示再也不带孩子野泳了。

    “我们每次救人后,听到最多的是‘谢谢’。”湘江义务救援协会会长邹国良说,这也让广大救援队员很感动。

    但也有一些情形让救援队员感到无奈、寒心。

    不少溺水者在得到施救后,不仅不离开,还继续留在江中野泳;一些溺水者在被救后,默不作声地离开,连句“谢谢”都没留下;有的溺水者在面对救援队员的询问时极不配合,非常抵触拍照合影和留下联系方式。

    “上面三种情形,第一种经常可见,第二种时而存在,第三种相对较少。”救援队员张志成说,这也可以看出,不少野泳的市民既缺乏安全意识,但又存有羞耻之心,担心自己溺水的“丑事”被公众所知。

    携带救生设备也可能被淹

    “不下水就不会溺水。”邹国良说,这才是远离野泳、谨防溺水的真谛所在。

    长期以来,市民内心都存在两种认识误区: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有救生设备就不会淹死人。

    实际上,在每年的救援案例中,既有水性很好的市民,也有不会游泳的市民,还有携带救生设备的市民。

    救援协会桨板队队长黄立群此前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市民野泳时,只依赖“跟屁虫”,根本不保险,一旦遇到急流漩涡,就会被冲走或被卷入漩涡,出现溺亡。

    不仅如此,目前在湘江株洲城区段,水下遍布废弃的渔网、鱼钩,湘江义务救援协会每年要花费大量人力清理,仍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特别是在桥梁、码头及周边水域,渔网、鱼钩最为集中,一旦被勾住,即便游泳者水性好或携带救生装备,都容易被缠住发生溺水。”救援队员罗志刚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