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相随,茶香相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杨黎明

    夏日的午后,静坐书房,泡一杯清茶,酷暑在升腾的茶香中渐渐消融。躁动的心伴随着清茶在水中轻盈起舞,随后慢慢沉静。摊开一本新书,那淡淡的书香,交融着袅绕的茶香,悄悄地弥漫开来。顿时让整个书房清香四溢,颇有春意盎然之感。这清醇的茶香犹如一支兴奋剂,不觉间唤醒了烈日下沉睡的书房,也兴奋了书房中那伏案而作的读书人。

    此时,刘禹锡先生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传世名句,悄然上我的心头。他那种远离世俗、抛别名利、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让我深感其中。想必,这就是炎夏的盛宴。准确地说,这是我们读书人特有的“美餐”。

    是的,我酷爱书也钟爱茶,幸好这熊掌和鱼可以让我兼得。有人说,能得二者,便可谓幸福。不,我谓之:美满。

    书与茶,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诸多天然共性,故而历来为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钟情。

    几千年前,华夏先人不仅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纸,而且幸运地发现了茶。虽然人类的智慧在纸发明之前,就已经通过铭刻在贝壳或书写在树叶、兽皮、绸缎上代代相传,但只有华夏先人发明纸张后,人类的智慧才找到了最为美好的归属,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自那时起,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载录于纸张,装订成册而谓之:书。人们通过传阅这种载录有先人智慧的书,而得以继承先人的智慧。更有甚者对阅读上瘾,并乐此不疲,由此而博得人们一敬称:读书人。

    茶与书原本同根同源,均起源于我们中国。茶以其清醇可口、天然、保健之天性而历来备受人们所钟爱。时至今日,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茶文化,并代代相传。中国人自古习惯以茶待客,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茶礼仪。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中国式敬茶与饮茶之礼仪深受国际社会追捧。

    想必读书品茶之人均深有感触,无不觉得读书如品茶,品茶似读书。茶,越喝精神越旺。如长期饮茶,便可修得神清气爽之心性。书,越读思维越宽阔。如博览群书,便可修得高瞻远瞩之境界。会品茶的人,自然懂得茗茶之醇韵;而不懂茶的人,大概只能喝出茶水中那苦涩的味道。

    品书亦是如此,一本好书,不同的人,可读出不同的味道,思考出不同的感悟。肤浅翻书之人,只能走马观花,赏观书中之浮华。只有真正品书之人,才能悟得字里行间洋溢的思想精华。

    其实,品书与品茶两者自然相通,都蕴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这也是古往今来但凡读书之人,多喜品茶。爱茶之人,多有品书嗜好之缘故。

    每当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沏上一杯清茶,品味着那份悠然四溢的清香,或手捧一本好书沉浸在字里行间之情韵。抑或任凭思绪飞扬,铺开纸笔去捕捉某一刹那灵感碰撞的火花,让心躲进闪烁的文字间,自有别样的欣喜和从容。

    当今社会,人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各自的生活,大都每天无休止地忙忙碌碌。少有人享有闲情逸致而腾出哪怕一点点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地品一杯好茶,静静地读一本好书。这不能不说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共同的遗憾和悲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