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爱绽芬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王芳 通讯员/李鹏

    在生命的渡口,他们扬起救援的风帆;在手术室无影灯下,他们全力以赴当好助力军;在心理咨询室,他们像春风吹拂着每位患者的心灵……在株洲市三医院,白衣天使们始终在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做青少年的贴心人

    青少年心身康复科护士长 谭路晴

    自2008年入职市三医院,谭路晴已在护理岗位坚守了15年,而进入精神科后,更是开启了她护理职业的新篇章。

    “刚从内科转入精神科时,完全没有系统学习过精神科护理知识的我确实有点懵,边和前辈学习,边在下班后给自己补课。”谭路晴细数着内科与精神科护理知识的不同,在不断学习中,建立了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有一次,一位有被害妄想的病人不肯服药,谭路晴一直找他聊天,通过聊天来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最后,病人终于肯服药了,以后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找谭路晴聊,说是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

    从内科到精神科,从封闭病房到现如今的青少年心身康复科,谭路晴一路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护理人员。

    “24小时都有人,随时找护士”。这在青少年心身康复科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也是谭路晴作为护士长一直以来贯彻的宗旨。她感言:“青少年遇到心理问题会比成人更无措,只有我们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他们才能恢复得更快,更早回归正常生活。”

    中高考季快来了,谭路晴开始梳理去年中高考季心理减压活动的一些材料。她说:“医院今年会为活动投入更多精力,引导越来越多的孩子轻松度过高考季。”

    “需要我去哪里,我就会在哪里”

    内一科主管护师 郭睿

    2009年7月,郭睿一毕业就来到市三医院就职,成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开启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

    “在学校里学的都是打针、发药一类的技术活,可进入精神科,说实话,我是有点慌。每天要面对各个年龄层次的精神疾病患者,他们的思维与常人不同,与照顾普通病人不一样,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哄着才会肯吃药。”郭睿回想刚入职那会,还有点戚戚然。

    适应了精神科的护理节奏后,郭睿找到了与精神病人相处的诀窍,那就是多和他们聊天,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帮他们解决问题。正因如此,她也受到了精神科许多老病患的喜爱。

    “内科面临的病人,往往病情重,需要治疗的仪器也多,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但也非常锻炼人。”一年后,郭睿从精神科去了外科,后又转至内一科。为了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2017年,郭睿在医院的统一安排下去湘雅医院进修了三个月,成为一名重症监护专科护士。

    2022年12月,“新十条”发布,医院内一科阳性重症患者人满为患,郭睿和科室同事们自己还在发着烧,却都像打了“鸡血”般坚守岗位,为了节省上厕所时间,连喝水都省了。

    作为科室年轻的“老人”,郭睿除了日常工作,还负责起了科室新人的带教工作。“我手里就拿着这根‘交接棒’,把自己从业以来所有的经验传下去,让年轻护士们少走许多弯路,更快融入工作。”

    “医院需要我去哪里,我就会在哪里。”聊起未来,郭睿眼神坚定。

    那些义无返顾的果敢

    大外科急诊护士 宁艳琴

    今年31岁的宁艳琴,文静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坚韧的心。疫情期间,三次主动深入一线,是她小小身体爆发出的大大能量。

    2020年初,医院成立发热门诊,宁艳琴从临床心理科应召加入,3个月后,随着疫情缓解,她又回到了临床心理科。疫情反复,医院在6月重启发热门诊,宁艳琴又去待了三个月。

    2022年4月,长春疫情告急,看到医院的招募通知,宁艳琴瞒着父母报了名,主动请缨去一线援助。加入湖南省支援队的宁艳琴还是在出发当天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本以为会迎来母亲的责问,却从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叮嘱与关心:“注意安全,照顾好病人,也要照顾好自己。”顿时,她红了眼眶。

    26天的援助,让宁艳琴收获了成长。于是,在当年8月三亚召集通知发下时,作为有援助经验的她,以“老人”的身份加入援助队。“我可是向领导做了保证,一定带着大家都安全归来。”宁艳琴言语里满是骄傲。

    在三亚的那一个月,是全年最热的时候,穿着防护服的她们,经常要上门采集,虽然很累很苦,有了队员们的共同努力,让她很有成就感。

    2022年11月,株洲疫情当头,宁艳琴又申请去了渌口区人民医院,继续在隔离病房奋战。2022年12月,“新十条”发布,医院病人暴涨,她只希望自己能晚点感染,多支撑一天是一天……

    从临床心理科到大外科,再到急诊科,宁艳琴感谢每一次成长,她感慨:“我们急诊科的姐妹都是女战士,在这里看到了更多的生死,所以会更珍视生命,希望每一个经我手的病人都能得到救治。”

    34年的坚守

    手术室护士长 熊范忠

    18岁参加工作的熊范忠,已经在市三医院护理岗位坚守了34年。自从2004年开始成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手术室就成了她第二个家,一恍就是19年。

    手术室只有四名护士,所以一年365天,熊范忠几乎都在医院15分钟车程范围内活动。在家吃着饭,一个电话就被喊走成了常态。在手术室,90%以上的手术她都有参与,既是学习更是累积。

    初入职场时的青涩,到现今已有青丝染上了白,但一如既往的是熊范忠对护理岗位的热爱与执着。

    “家里要买房时我老公说选择更舒适的河西,我说不行,工作不能让我住太远。为了能更快往返岗位,我还是我们医院第一个学会开车的女同志。”话说到这里,熊范忠脸上还有点腼腆,但眼睛里却满是光。

    “我在三医院临床护理岗位工作34个春秋,见证了医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感谢医院对我多年的培养和教育,心中有梦想,行动才有方向,我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在她的笔记本上,她将质朴的文字,连成了句句肺腑。

    “面对孩子我要做一个优秀努力的母亲,面对丈夫我要做一个事业独立的妻子,我带着这份不服输的韧劲,在我热爱的手术室护理岗位,燃烧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临床支部书记、白衣战士,熊范忠时刻保持着“闯”的精神、“干”的作风,不断提升医院手术室护理水平,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