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帖安放好每个汉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卢旺

    春风送暖,草木萌生。雨后初霁的株洲,暖阳点点,惠风和畅,新生的绿意铺满湘江两岸,湖南工业大学“渌江大讲堂”第二场如约开讲。这次主讲人是王跃文先生。他讲座的题目是《我的乡村文学叙事——以家山为例》。王跃文先生莅校演讲,身边爱好文学的同学都激动不已。他是当代湖南文学的一座“高山”,是一位对湖湘乡村有着深深情怀的作家,他的文章,从乡土中来,有故土的气息,对生命饱濡正直、质朴的理解,对于青年有启迪领导的作用,是我们青年学子的“偶像”。作为一名中文人,我很幸运地听到这一场动人的讲座。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柔日暖的下午,崇乐楼音乐厅里坐满了听众,和殷晓元副校长一同走出来的,就是王跃文先生。他步伐有力,自然大方,走上讲台,是极简短的开场白,“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文学经验,”面带微笑,轻轻点一下头:“希望能供文学院的学生们学习。”这样谦逊的态度一下拉近了我们与先生的关系。他的普通话带有湘西淳朴的气息,声音沉着而有力,真诚而细腻地讲述文学的“家山”,情到深处,声音洪亮而激昂,勾起我们心中有关“家山”的记忆。

    家山,就是故乡。先生笔下的“家山”,是湖南溆浦县,是云雾缭绕的雪峰山,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乡,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乡。从云谲波诡、战乱纷飞的革命时代,到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建国时代;从诗意残存的漫水古韵,到诗意氤氲的沙湾社会;从“湘西纵队”的战斗故事,到蕴含革命时代的乡土生活;从乡俗俚语、官话术语,到民间话语,雅俗兼容;从乡村百姓生息与共的生活原野,到各具性格的人物群像;从儿女情长,到家国情怀……《家山》是从乡土生长出来的带有中华文化根脉的厚重的民族史诗。谈到对家乡的情感,先生引讲了《子衿》与《月出》两首古诗: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这四句,经先生一朗诵,有画面,有人物,有情节,再经先生一解释,有背景、有转折、有情感。先生语言生动,营造的画面感极强。我在听先生讲座之时,忆起了自己许久未归的家乡,和已经逝去的亲人,不禁哀从中来,情不自禁地跟着先生吟诵。

    先生博古通今,在演讲之中,随时引证许多名家名言,讲到小说紧张的战斗场景,先生便停下来讲解当时的史料细节,大到时代变化,官员更迭,小至工价杂税,百姓婚葬;说到民国政府对农民百姓的压迫,他的神情悲愤而严厉,谈及劭夫的抗日演讲,神色振奋,声音激亢,讲到生活场景处,便用湖南话和我们聊家常,讲“揸火”,他将双手张开,呈烤火姿势,形象生动,说到“犯夜”,他便回忆起儿时的囧事,幽默风趣,解释“新妇娘”,他便从《世说新语》讲起,引经据典。

    先生说:“文学是打量生活的一双天眼,给庸常生活赋予新的意义。”家乡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精神的原乡,先生对“家山”的饱满情感,反映了身为作家的人间态度。先生意识到记忆中口咬黄土背朝天的祖辈是为革命牺牲的英雄的时候,一种作家的职业本能,激活了他全部的乡土记忆,也形成了先生的乡土文学叙事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每一寸中华土地,都温存着一段峥嵘岁月,每一座家山,都屹立着一块不朽的民族英雄丰碑。先生记录英雄,书写英雄,他的讲座描摹了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他的《家山》是记录民族英雄闪亮的文学坐标。

    先生的这一场讲座分三部分讲完,一是日常叙事,二是史笔为文,三是辞气简素,每次讲过,先生神色愉快。听过这讲座的人,不少同学对文学生发了强烈的兴趣。王跃文先生是温文含蓄、有情怀的文人,也是一位“宠粉”的作家。讲座之后,我拿着《家山》找先生签名,并询问他如何才能写好文章。

    “慢慢写,妥帖地安放好每一个汉字,与你共勉啊!”先生接过书,十分谦和地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