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孩子们阅读时间明显提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充满校园。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2021年下半年“双减”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以远离“书山题海”,有了更多时间去探索自己的阅读世界。

    阅读时间更长了

    “双减”政策落地,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得到明显减少,在这一大趋势下,少年儿童的阅读也在发生着变化。

    前日,记者在校外采访了5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超过6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阅读时长和阅读量均有增长。

    具体调查数据显示,“双减”前,学生日均阅读30分钟以上者占45%,“双减”后,这一比例提升至75%。其中变化最大的是,阅读60分钟以上者,从18%提升至28%。阅读量方面,“双减’前仅有32%的同学一学期完成20本以上阅读,“双减”后这一比例增到54%,其中30本以上者达到66%。

    不过,在中考的压力下,家长们对学业仍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坦言,在书籍选择上还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一位家长说,女儿正就读初二,虽然也感受到了“双减的力量”,但为应对中考,很多课外阅读都带有学科属性。

    要关注孩子们“读什么”

    “孩子书包里总有和同学互换的书籍,有的具有文学性、知识性,但也夹杂着一些内容庸俗的书籍。”市民罗炜的儿子今年就读五年级。他说,同学中流行的书籍中,有一部分是游戏改编类的,还有一些是搞笑类的。孩子看得倒是很有兴趣,但是对拓展知识没什么用处。他还发现,有的女同学喜欢看一些所谓的校园文学,文中会出现一些类似“霸道总裁”的人物,感觉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对于罗先生的担忧,孩子们倒是自有一套说法。他们表示,同学们都在看,要是自己不看,就显得很不合群,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

    多位教师建议,家长要为孩子做好引导和监督。在选购图书时,就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帮助孩子过滤不健康、无营养的图书。老师在校也要加强管理,避免一些不良书籍在学生中流传。

    家长要当好“领读人”

    记者手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孩子现在、未来的模样。孩子的性格、习惯无一不受父母的影响。

    因此,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自己也要成为一名读者。对于低龄儿童,家长可以把书中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念给孩子听,为孩子制造温暖愉悦的童年回忆;对于青少年,家长可以在亲子阅读后,结合书本内容,互动提问和对话。在一问一答之间,孩子能学会总结内容、提出观点,还能锻炼表达能力,学会思考问题。

    记者在与家长交流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积极陪伴孩子共读,但也有一些家长做得还不够,他们让孩子自己翻书,自己却在一旁看手机、追剧,甚至交谈。不仅让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容易造成不好的示范。

    因此,家长要当好“领读人”,才能创造更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以引导孩子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