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换书阅读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年贵

    大约在小学二三年级,我就喜欢上了阅读。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一者是个人兴趣使然,常用的汉字词汇句子我已经学过了,读书看报已无大碍。大人也时常拿一些他们所遇到的字词来问我(那时农村人普遍文化不高,一部分还是文盲),当我能准确说出读音和意义后,总能博得他们一声赞许:“这孩子真聪明!”这就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二者是当时环境所致,那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相对匮乏的上世纪90年代,我又在偏远落后的茶陵农村,全村就邻居家有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机,经常是满屏的雪花点,根本不能观看,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故而阅读是打发寂寞有效的方法了。

    但那时的农村家庭没有什么课外书籍,村小学更没有图书馆可供我们借阅,于是我们就想出了换书阅读的法子。即小伙伴们之间交换书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阅读欲望。比如我手中有《一千零一夜》,你手中有《安徒生童话》,恰好彼此没有阅读对方的书籍,那我们就可以将书互换,阅读完了再还给对方。这样既能满足大家阅读欲望,又避免让父母购买课外书籍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乐趣,真可谓“一举多得”。换书阅读在那时农村孩子们之间很流行。

    在换书时,双方可以约定一个归还期,时间的长短具体视书本薄厚程度而定,通常是薄一点的书本约定时间短一些,厚一点书本的话时间就会长一些。有时为了公平起见,若是对方书籍为分册的长篇小说,那自己就用两种或者几种薄一点的书籍跟人家交换。

    每次跟小伙伴交换完书籍,我都如获至宝。放学一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从书包拿出来阅读,以致母亲叫我吃晚饭,都催了好几次,我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本,坐在桌前匆匆地吃完碗中的米饭。等吃过晚饭,天变黑了,我就在那盏昏暗的白炽灯光下面,趴在刚才吃饭的矮方桌边,继续阅读我的书。阅读成了我生活一部分,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上山砍柴田野溪畔放牛,我都不忘带上书本,闲暇之际,随时翻阅所携带书本,头上蓝天白云做伴,耳畔啾啾鸟鸣歌唱,身边青山绿水环绕,柔柔清风拂面,花木清香沁人心脾,幕天席地于天地间,心无旁骛地读上几段舒心的文字,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因为这样废寝忘食地阅读,我往往赶在约定期限之前就看完交换的书籍,于是在还书给对方时候趁机要他再给我一本书,这样一来,我阅读速度不仅有所提升,而且阅读量也比小伙伴多出好多。

    换书阅读伴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最初我们阅读的是《宝莲灯》《哪吒闹海》之类的连环画,慢慢地阅读《故事会》《民间故事》等一类杂志,再到后来《西游记》《水浒传》《隋唐演义》《瓦岗英雄传》《薛仁贵征西》《岳飞传》《杨家将》《红岩》《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等长篇小说,甚至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名人传记和唐诗宋词都成了我们阅读的对象,但凡那时能够阅读到的书刊杂志,我都阅读了。真感谢那段时光,为我后来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儿时那段换书阅读岁月,是我人生当中最为珍贵的一段回忆,每每想起,都是其乐无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