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劳动实践 让校园记者“劳”有所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看看我做的扎染作品!”。 记者/彭慧洁 摄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谭筱 通讯员/彭晓芳)2022年,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一年来,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在这里,校园记者变身“小扎染师”“小糕点师”“小手艺人”,让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当劳动遇到“扎染”

    做扎染是田园生活中的常见元素,但城市里的孩子对于它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课本中。4月1日,白鹤小学50名校园记者来到株洲日报社手工学院体验手工扎染活动,亲身感受了一回劳作的快乐。

    此次活动着力展现传统文化,带领校园记者在神奇技艺中度过一段“青出于蓝”美好时光。

    “扎染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活动前,工作人员就基本扎染技巧及染料做了详细的介绍,原来不同方法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图案,以及颜色细微的变化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制作的扎染作品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终于到了自己制作的环节了,校园记者都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齐动手。大家结合采用皮筋、夹子先将白色染巾根据自己的喜好扎紧,然后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不一会儿,一件件风格迥异、色彩亮丽、花样丰富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现场的每一位孩子都完成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一幅幅独具特色、漂亮精美的作品。

    “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思,回家后也要运用今天学到的扎染小技巧,制作更漂亮的图案来。”白鹤小学校园记者魏薇说。“株洲日报社手工学院系列活动,在孩子心底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校园记者“沉浸式”体验烹饪

    连日来,来自石峰区九方雪峰学校、曙光学校、荷塘区美的学校校园记者走进株洲日报社手工学院,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劳动教育”为主题的饼干制作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要做的是黄油饼干,现在你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面粉揉成团……”日报社刘文老师边做示范边为大家介绍了制作饼干所要用到的材料和注意事项。

    活动现场,校园记者分工合作,跟着老师学习拌黄油、搅面粉等制作曲奇饼的方法。现场气氛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充满教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粉被捏成饼状,并送进烤箱,室内顿时香气四溢,曲奇饼陆续出炉。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又学到不少知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们也跟着高兴,感谢株洲日报社给孩子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现场真热闹,孩子们又get了新技能呢!”……活动当天,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开启视频号同步直播,家长老师纷纷为校园记者的精彩表现点赞。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校园记者的动手实践能力,更体会到了劳动、创作的乐趣。”美的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将继续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内涵,借助株洲日报社校园记者这个平台,开展更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内心深处根植“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家长期待与疑虑兼而有之

    如今,父母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更加关注和重视。

    “劳动实践课程开展以来,学生们的作品成了家长朋友圈里的常客,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家长们的欣慰和骄傲。”白鹤小学家长余女士说,劳动实践类课程给了家长们一个观察孩子的全新角度,改善了亲子关系,让他们看到了孩子的专注、责任心和创新精神。

    “现在周末,他的早餐都能自己解决了,还学着给我们做创新样式的菜,让我们很省心。”市民曲女士边展示手机相册中女儿的“厨艺秀”,边自豪地跟记者说。

    “让他们在心中产生尊重劳动、感恩自然的情感。”不少校园记者家长说,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对劳动实践活动举双手赞成的还有家长王先生,“现在有很多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以前我们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已经能帮家里做很多事情了,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

    采访中,也有家长担心学校开展的各类劳动课程会变味走形,最终为家长“增负”。“最怕劳动教育停留在‘拍照打卡’阶段,变成老师布置作业,一味催家长帮孩子录视频打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