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飞行管理系统已成为一些大型民用客机、公务机、军用运输机的“标配”。但不同用途、不同航程的飞机所采用的飞行管理系统也有所不同。以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开发的飞行管理系统为例,其FMS-3000用于短程公务机、FMS-5000用于中程公务机、FMS-6000用于远程公务机。
飞行管理系统的发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区域导航系统的诞生,是飞行管理系统发展史上的关键一步。当时,该系统只能为飞行员提供导航信息。后来,随着油价攀升,优化性能管理才逐渐得以凸显。
30多年后,飞行管理系统又迎来一次升级,不少国家将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算法写入系统,让系统时间精度大幅提升,奠定了现代飞行管理系统基础。
那么,飞行管理系统有哪些方面的性能优势呢?
飞行自动化是飞行管理系统的“看家本领”。飞行员通过输入起飞机场和目的地机场,系统会计算实时飞行位置,再向相关系统发出指令。这些系统“各司其职”,引导飞机到达目的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飞行员的飞行压力,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
飞行管理系统另一“拿手好戏”是实现飞行全程的优化。飞行过程中,该系统可以根据飞行状态和环境影响为飞行提供最佳推力,计算出最佳飞行高度和速度,不仅节省了燃油和飞行时间,还保持了机体最小损耗率。
自动着陆则是飞行管理系统的“压箱底牌”。自动着陆过程中,飞行员只有发生意外情况时才会人为干预。地面引导系统不断发出信号,飞行管理系统则与之紧密配合,根据飞行状态不断调整修正,直至飞机安全着陆。
当前,不少国家科研人员正朝着更全面的导航、性能计算以及高存储量方向进行技术攻关。有些科研人员试图开发多机型通用的飞行管理系统,打造“自主意识”更强的管理系统,以满足未来航空领域多样化发展需要。
(摘编自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