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佳的剪纸作品。 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芳
今年元宵节,传统文化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中。其中,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美术工艺之一,也“热闹”起来了。
一张红彤彤的纸,在剪刀的来回游走下,慢慢变成生动有趣的形象。大小疏密,风格迥异,或粗犷或细腻,人们似乎在这喜庆的图案里能感受到鸟语花香,又好像在这些形象中能隐约看见一个个优美的故事。
父女接力,用剪纸留住历史变迁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经过精妙构图和巧手剪裁后,短短两三分钟,一只“兔子”便在李映明的手中跃然而出,栩栩如生……元宵节当天,82岁的剪纸大师李映明和女儿李伟静在我市“制造名城闹元宵”活动现场开展剪纸活动,向市民传授剪纸文化。
李映明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后来他接触到了剪纸技艺,便尝试着把自己的画剪成剪纸。从2010年起,他开始以株洲的历史人文景观为素材,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后来,李映明的作品题材进一步扩大,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都成了他的作品主题。比如,他在国家申奥成功之际创作了《福娃贺喜》,剪纸作品后来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在“神五”飞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之际,他创作了《普天同庆》,并在人民大会堂展出。
退休后,李映明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学生免费传授剪纸技艺。
在李映明的影响下,女儿李伟静也研习剪纸多年。2018年,李映明、李伟静父女二人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剪纸不只是父亲的一个兴趣爱好,甚至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李伟静告诉记者,2017年,在父亲的影响和推动下,株洲市成立了剪纸专业委员会,由父亲担任第一任会长,希望让更多的人学会剪纸、爱上剪纸,用剪纸为历史留下一些痕迹。
如今,李伟静接过父亲的担子,担任市民协剪纸专委会会长,希望继续传承、创新、发展株洲剪纸。经过几年发展,目前,该会共有199名剪纸爱好者。
剪纸在年轻群体中“开枝散叶”
据考证,从宋代开始,剪纸便已在株洲流传开来。如今,剪纸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仍活跃在株洲民间,还有一批年轻的、活跃的、有创造力的剪纸爱好者,在传承、创新。
今年春节前夕,市级非遗传承人(渌口剪纸)龙佳以“萌萌的小兔 美好的生活”为主题,带领市二中青龙湾小学的学生精心设计了多幅剪纸作品,为市民带来新春祝福。
对于“80后”的龙佳来说,这是她传承剪纸技艺的最好愿景。
受祖辈的影响,龙佳自幼爱好手工艺制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剪纸艺术,当即便被这门老手艺迷住了。“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纸屑纷落,一张宣纸最终变成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图景,那种感觉太美妙了!”提及剪纸的魅力,龙佳眉飞色舞。
2016年10月,龙佳被派往益阳参加文化部与教育部联合开展的非遗剪纸传承人培训班。自那以后,剪纸从爱好上升为她的一项使命。
“非遗要发展,关键是要传承。”龙佳在学习剪纸技艺的同时,开始研究如何把剪纸带到年轻人的生活中。于是,她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将剪纸带入校园,在学校成立剪纸社团,开设剪纸公益课堂,激发学生的剪纸热情,推广剪纸技艺。
2020年,龙佳入职株洲市二中青龙湾小学,不仅发展了更多老师参与到剪纸艺术的传承中来,同时也成立新的剪纸社团,培养更多优秀学员甚至是传承人。去年1月,二中青龙湾小学剪纸工作坊获得湖南省中小学艺术工作坊一等奖。
伴随着一代代人的努力,剪纸艺术在株洲多家学校“开枝散叶”。
天元区白鹤学校的老师吴文静也是市民协剪纸专委会的成员,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在传授剪纸技艺:“8年前,我结合7年级的一篇课文开始给学生上剪纸课,去年,我们学校成立了剪纸社团,给学生提供学习、展示剪纸的平台。”不仅如此,吴文静还让剪纸课走出校园,利用暑期,为学生上公益课。
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已将剪纸作为校本特色课程,来传承剪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