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给孩子小心“钱袋子”春节假期游戏消费类投诉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制图/胡兴鑫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廖智勇 实习生/廖恬恬

    春节期间,除了烟花鞭炮、亲子互动,玩手机游戏是青少年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不过,要提醒把手机交给孩子的家长们——一定看好“钱袋子”。

    根据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统计,春节假期游戏消费类投诉有20余条,孩子们玩手机游戏,轻点屏幕便消费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家长找游戏公司退费,却困难重重。

    有的孩子充值买“皮肤”,有的打赏主播

    “银行卡里原本有6000多元,取款时余额少了一半。”市民文大姐说,卡里的6000元是去年12月的工资,她努力回想,实在想不起自己何时支付了3000元,手机交易账单也没有相关记录。

    文大姐一开始以为是丈夫取走了这笔钱,夫妻俩还为此吵架,最终到银行查询交易收支记录才发现冤枉了丈夫。

    “查到有一笔3000多元的支出,付给了深圳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文大姐立即想到儿子小杰假期常常用她的手机玩游戏。经过盘问,小杰道出实情。原来,小杰在游戏中充值购买角色“皮肤”,由于担心被父母发现,消费后他删除了支付记录。

    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家住芦淞区锦绣江山小区的陈女士。陈女士的儿子亮亮今年刚上初一,春节假期,陈女士为儿子购买了网络课程,希望儿子利用寒假“充电”,可谁知,儿子竟然利用上网课的名义拿她的手机玩游戏。

    “他拆掉电脑显卡,谎称电脑坏了,要用我的手机上课。”儿子“上网课”第6天,陈女士才察觉他“瞒天过海”的行为。假期里孩子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在游戏里消费了2000多元。

    除了在游戏中消费,还有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播。

    市民张先生的女儿小雅平日里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业余时间喜欢看美妆视频。为了奖励女儿,年前他送给女儿一台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

    1月26日中午,张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银行卡被“盗刷”,先后刷了3笔,共计4500元。他立即前往银行,并报警求助。民警调取了他的银行流水明细,发现钱款转到了其女儿小雅的微信零钱里。

    经过沟通,12岁的小雅最终承认是自己转走了张先生的钱,而这笔钱被她用来打赏美妆主播。

    虽有法律支持,但家长追款仍困难重重

    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消费的钱款家长是否有权追回?记者咨询了湖南法健律师事务所杨纲律师。

    杨纲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收款机构应予以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与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相关法律支持退返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的钱款,但多数家长在实际追款过程中却面临凭证不足、无法退款或无法全额退款的窘境。

    “客服说我的账号认证是成年人,且在消费时输入了密码,无法判断为未成年人消费,不能退款。”文大姐无奈地表示。

    张先生向直播平台提供了交易记录、身份证等材料,但因无法提供女儿小雅手机消费时的监控录像等证据,平台仅退还30%的消费款。

    晚报在此提醒家长们管理好自己的电子设备,切忌随意将支付密码透露给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引导孩子健康使用互联网。一旦发现孩子有打赏或充游戏币等行为,应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及时联系相关平台,按要求申诉退款。

    小编的话

    至少先把密码改了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维权难是个老话题了,从偷偷花掉父母微信中的一两百零钱到卡里的三五千存款,再到挥霍掉整个家庭的“救命钱”“血汗钱”,最终能全额退款的案例肯定是少数。对于这些遭遇退款难的家庭,小编很同情也很理解。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直播、建立有效退款机制的问题上,企业和相关部门是肯定不能含糊的。但家长也应反思,在孩子吵闹着要玩手机时,你是否因自己“图了撇”“想安静”“忙不赢”而放任孩子,无形间将自己应有的监管责任一并推给了企业和社会。

    新时代,对于孩子接触网络,我们应持开放态度,但未成年人毕竟心智尚不成熟,金钱观、消费观还需家长时常扶正。说得实在些,网络支付很便捷,但总归还是要密码。而这些遭遇损失的家庭,孩子对父母的手机支付密码一定都了如指掌。诱惑之下,“金库钥匙”在手,哪还控制得了。所以啊,家长们一方面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赶紧改个孩子想不到的密码吧。

    (邱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