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唯唯

    回想大半生的人生经历,真正与自己为伴时间最长的就是书籍。

    最初有关书的记忆,源自儿时对小画书的迷恋。儿时,家里比较清贫,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个占据了半面墙壁的大书柜。父亲在一所大学宣传部门工作,爱读书也爱买书。为培养我们兄妹三人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每个月都会给我们买三本小画书。对于五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来说,形象生动、故事感人的小画书,就是我们最早认识世界的启蒙读物。

    工作后,开始花自己挣的钱买书。那时每月工资18元,工资一发,留下10块钱的伙食费,余下的钱都买了书。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买的第一套书是《红楼梦》。那时书价不高,一套四本的《红楼梦》,只要3块4毛钱。虽说书价不高,但也经不住我那样花钱,所以每到月底,口袋比脸还干净。两年学员期结束,工资长到22块,依旧还是每月10块钱的伙食费,其他的钱还是买了书。现在书柜里的《战争与和平》《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红楼梦》《儒林外史》《家春秋》《林海雪原》等中外名著,都是那时买的。

    那会,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无斋说斋》,文中写道:“犹如画家希望有自己的画室,钢琴家希望有自己的琴房,乃至一个木工师傅希望有自己的工作间一样,我渴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写这篇短文时,我住在单位一间堆放旧物的小仓库里,属于我的100余册书分别装在四个编织袋里,一个挨一个地靠在墙角处。

    书读多了,不知不觉间就对文字产生了感情,产生一种想要表达的冲动。于是常常在宿舍里,以床当桌,摊开纸和笔,在光和影的陪伴下,趴在床沿边,用有形的文字一笔一画地释放着内心的冲动。

    成家后有了自己的书房,写作上更加勤奋。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所有写作都是一种纪念。”回望40余年读书与写作历程,读书没读出个什么名堂,写作也没写出个流芳百世的佳作,用家人和朋友的话说:最多算是个半俗半雅之人。人生总有遗憾。每每面对书柜里的书,愧意陡升。柜里的书有常翻常读的,有看了大半而没读完的,还有才翻几页就入库“睡觉”的……与它们相视,令我汗颜。借用孙犁的一句话用来自我解嘲,“寒酸时买的书,都记得住,阔气时买的书,读得不认真。读书必须在寒窗前,坐冷板凳。”我承认,我肚里现有的那点存货,大都还是年轻时攒下的。为不负那一排排站立无声的朋友,我也多次告诫自己是该潜心读点书了,但现实中常事与愿违。阅读计划做过多次,生活却很骨感,琐事在不经意中无情地磨噬着我的美好愿望。

    退休后,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了,然而读起书来与年轻时大有不同,正如张潮所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于是,我改变以往的读法:经典著作细读、慢读;一般作品粗读、快读。至于看书姿势,躺、坐、站轮番来,翻上几页有收获就好……到了我这个年龄,还需要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道理去激励自己吗?那是矫情!

    回首大半生,因为爱好,读了一些书,算不得读书人,只能算个爱书人。读书几十年,如果真要是自己给自己这么多年读书做个小结的话,我想,读书就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读书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此外,读书带来的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古人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买书、读书,见证了我大半辈人生经历。我不知道还能与书相伴多久,但只要还活在这个世上,一杯清茶,一盏昏灯,一卷闲书,心神归一,悠闲而安静,沉默又陶然,足矣。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