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株洲城区,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记者/张威 摄
◀“老株洲”徐家桥一带见证了株洲的发展。记者/张威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张威
从7000人的小镇到现今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0万的新型城市,历经70多年发展,株洲现已成为全国Ⅱ型大城市。
从小镇到大城市,今天的株洲城市规划是如何形成的?这期间又经历了哪些有意思的变化?翻开档案,我们一起来探索。
规划中有“三个株洲”
1953年,全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那年夏天,被列入全国八个新建重点工业城市的株洲和其他7座城市的规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随后,湖南省立即成立潭株规划委员会。
为尽早拿出城市规划方案,当时的市委、市政府经多方努力,从中央城市规划设计院请来专家,开始城市规划工作。从这一年起,株洲才有了城市规划。
虽然株洲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但地形复杂,平地面积小,不是低洼的水域,就是起伏的丘陵,且被粤汉、浙赣、湘黔三条铁路分割,还被建宁、白石等多条港水隔开,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难度很大。
“不适合建城市,即使要建,也只能在庆云山和响石岭之间建一个五、六万人口的小城市。”苏联专家连连摇头。
“不,我们已经决定,打通响石岭,建一个清水塘工业区,这样城市不就大了吗?”彼时的株洲市长吴占魁笑答。“那是第二个株洲。”苏联专家说。
“我们不但要建设清水塘工业区,而且还要在湘江架一座大桥,在湘江两岸搞建设。”时任市委书记的侯锡义说道。“那是第三个株洲。”苏联专家答道。
“土”“洋”之争到此并没有结束,株洲城市容量、产业载体、要素流动,成为争论核心。在当时,跨江发展还只能是梦想,要解决当务之急,修建城市干线、拉开河东骨架,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耗时两年规划难落地
1953年,株洲开始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途中遇到不少曲折,例如,在规划工作起步的前一年,已经有不少的工厂在株洲选定了厂址,“到处建厂,遍地开花”,特别是部分大中型项目是由政府出面争取而来,因此选址单位认为哪块地方好,政府就同意厂子建在哪。先建厂,后规划,给后期规划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关于城市规模,大家也是分歧颇多。当时,政府从三十多个规划方案中,归纳出两种意见,其一,建大城市。将长沙、湘潭、株洲三个城市连成一片,方圆几百里。中间群山为休养区或做森林公园,株洲为铁路区,湘潭为工业区,长沙为文化行政区。其二,做小城市。限制株洲的发展,主张按四、五万人口规划,否认了株洲城市扩容发展的客观因素。
在城区的布局上,更是“百家争鸣”。有的主张铁路搬家,由于车站和铁路使城市形成分割,造成规划中的很大困难,于是有专家建议,将现有铁路及车站全部废除,在城郊另建。有的追求建筑艺术布局,为了使城市美观,主干道要50至80米宽,房屋设计千篇一律的大屋顶。有的定了厂址,忘了住宅,将职工住宅区规划在离厂区10公里以外的地段……由于意见分歧,株洲市的总体规划历经两年多,仍然在纸上。
事后,一位城市规划师曾这样反思,当时的株洲规划,生搬硬套苏联的经验,没有将规划与本土实际情况相结合,因而使得规划制定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时间来到1955年,中央有关部门,包括城市规划、铁路、人防、卫生、水利等部门,还有一批中国和苏联专家,组成的50余人综合工作组风尘仆仆来到株洲。
经过半个多月的实地勘察。他们从株洲的地形、地貌、水文、交通、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原来几十个初步方案中,最终选取了第八套方案,并广纳其他方案所长,确定了城市近远期发展规划与功能分区。至此,株洲的城市规划有了蓝本。
该次规划将株洲城市的范围定为东至晏家湾,南至月形山,西沿湘江至石峰头,北至吴家垅,总用地约22平方公里。并且把城市性质定为由几个工人村组成的重工业小城市。
规划还对城市发展规模做了初步预测,近期为6到7万人,中远期将达到10万人。而城市中心将建在建宁港与白石港之间,以滨江最好的地段作为城市中心,通过主要干道和附近几个工业区组成有机的联系。市区则由董家塅、晏家湾、田心、清水塘等工业区组成。
同年秋天,株洲市第一次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被送到了北京,并得到正式批准。批准后的总体规划方案,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证明,其最大特点是摸准了株洲的地理、地形、地貌情況,坚持了以实际出发。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随后两年,国家各工业部门又新增了一批工业项目在株洲选址建厂,地方工业项目也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一批大中型建筑企业也先后落户株洲,以致株洲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由于原规划对株洲城市发展远景预计不足,加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因而第一个株洲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为时不到三年就显得不适应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要求。而着手修改原有方案,扩大规划设计范围,将株洲纳入中等城市的范畴已成必然。
新规划,没“撑”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