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源保供能力我们还有哪些应对措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新奥燃气公司数智化调度中心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燃气供应情况等信息。记者/伍靖雯 摄

    ▲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对液化天然气储配站进行检修。 受访部门/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进入冬季,作为供暖主要能源,天然气的用量激增。来自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数据监测,本月以来,全市天然气用量已由65万立方米/日增至120万立方米/日,保供压力极大。

    不仅株洲,近期全国多地又迎来一轮天然气保供“大考”。这让不少人疑惑,为何几乎每年冬季,我们都会听到“气荒”“停供”等消息,株洲有何应对之策?记者一探究竟。

    天然气保供形势严峻

    “每年冬季,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大考’,今年尤甚。”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毅介绍,冬季日均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我市将增加约3万立方米的采暖用气负荷。

    在株洲新奥燃气数智化调度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全市用气结构基本情况。数据显示,本月以来,全市天然气用量已由65万立方米/日,激增至120万立方米/日。结合气象部门分析,今年全市日用气量可能会首次突破145万立方米大关,创历史新高。

    目前,株洲的天然气居民用气用户超过51万户,工商用户近7000户。“我们已经在协调,希望工业企业尽量错峰用气。”罗毅说,新奥燃气要承担居民用气保供职能,会根据我市冬季运营保供的应急预案,强化气量计划管理,提醒用户使用替代能源,努力做好工商业和市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气。

    为什么年年用气供应形势严峻?据悉,近年来,我市的天然气产业发展迅速,加之居民壁挂炉等采暖用气负荷急骤增加,冬季用气负荷骤增。

    和许多人想的不同,对于燃气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目前为了保供,我们可以说是不惜代价采购上游气源。”罗毅介绍,受今年国际形势变化等影响,天然气价格高涨,波动极大,全年来看,株洲新奥燃气的经营亏损近5000万元。

    “我们也希望居民家里有采暖设备的,可以相对调低一些温度,减少用气,共渡难关。”罗毅说。

    株洲的天然气来自哪里?

    可能很多人会疑问,株洲的天然气来自哪里?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国内的天然气产量仅为272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不过3%。

    2005年,从重庆忠县经湖北入湘的天然气输气管道投用,我市和长沙、湘潭等地率先开通并进入“天然气时代”。

    中石油一直是全省管道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单位。不过,长期以来,我市的天然气来源相对单一,可调节性较小,一旦上游供应紧缺,会给天然气保供带来较大影响。

    为什么不能临时增加供气量?罗毅介绍,燃气供应有点类似配给制,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是一个用气周期,新奥燃气作为产业链中下游的运营公司,需要提前测算好每个月的用气量,并具体到高峰、平峰期的用气额度后报送上游的供应单位,经审批通过后方可下达用气指标。

    “我们有一套成熟的用气数据测算方案,根据历年的用气数据模型,再考虑3%-5%的年增长量等数据,反复测算后向上报送。”罗毅介绍。

    不过,这几年,随着全国的居民用气量不断提升,燃气资源紧缺,各地上报的用气需求量不一定能够全额批准,就会产生用气缺口。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株洲新奥燃气多渠道筹集资源、开拓气源,协调中海油、中石化的气源通过国家管网进入株洲市场,开启我市的“多气源”时代。

    能源不仅要考虑用的问题,更要考虑储备的问题。为此,去年,株洲新奥燃气与相关公司签订了1660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库容租赁合同,进一步增强储气能力。

    “实际上,我们一直希望长株潭三地联合建设一个大型液化天然气调峰储备站,提升整体应急调峰能力,但选址等方面受限因素较多,始终未能达成。”罗毅介绍。

    趋势:可帮助用户“代购”等方式保障企业用气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和居民增加,天然气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市的天然气消费量稳居前列。

    不过,我市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并不均衡。来自株洲新奥燃气的数据统计,我市居民生活用气全年占比超过40%,冬季用气高峰可达60%以上。居民用气占比较大,意味着天然气供应量紧缺时,可调节的空间较小,“气荒”等问题更容易显现。

    “每年用气高峰前期,我们都会提前跟企业沟通,希望能错时生产,减少气源紧张等问题。”罗毅介绍,但目前来看,用气紧缺的问题短期内难以破局,还是得为用气需求较高的企业谋划长久解决之道。

    实际上,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工业企业可自行参加天然气重庆交易市场竞拍,或委托城市燃气供应商为工商业企业“代购”的方式到专业市场购买天然气。这是因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后,上游的管道天然气已经可以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竞拍,有需求的企业采购后,新奥燃气可“代为输送”直接供应到工商用户。

    “这样一来,我们需要调控燃气资源来保民生供应时,这类企业可以避免陷入停产。”罗毅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在跟一些企业对接,争取明年在这一方面有所开拓,缓解燃气保供压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