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肖捷)近日,“混吃7种感冒止咳药全身长满脓疱”“感染新冠乱吃药致肝衰竭进ICU”这两则新闻接连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人们的关注。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谭英征主任表示,市民居家隔离时,需按说明书服药,切不可在恐慌之下混吃、叠加或过量吃药,以免造成不良毒副反应。
近日,家住深圳的周女士(化名)出现了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于是周女士马上购买了阿奇霉素、克咳平、咳特灵等7种感冒止咳药,将这些药混合吃下后,周女士开始面部红肿,全身长满脓疱。经诊断她患上了“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无独有偶,河南一名女子感染新冠后产生恐慌,只要一出现发烧症状就吃药,结果因不遵照医嘱盲目吃药退烧,导致全身皮肤黄染,肝脏衰竭,被紧急转院到郑州一医院ICU抢救。
株洲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吗?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主任谭英征。
“目前门诊还没有收治因不当使用感冒药致病的患者,但我接到过几个电话,都是咨询居家隔离时混吃三四种感冒药后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谭主任告诉记者,“可能是部分人对新冠比较恐惧,病急乱服用药物引起,往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吃了偏方之类导致肝衰竭的患者,几乎每月都有。”
是药三分毒。谭主任提醒,“感冒、止咳、退烧药等同类产品只吃一种就可以了。不同品牌的感冒退烧药中很可能有成分重叠,因此混吃、叠加都可能导致过量成分在人体产生不良反应,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药物过敏、急性肝损伤、肾损伤、胃黏膜损伤、神经障碍等。乱吃药的危害可能比患了新冠还大。”
据了解,目前一般身体健康的中青年患上新冠完全可以居家隔离用药,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类基础疾病或尿毒症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与婴幼儿用药还需谨慎,建议去医院就诊。
谭主任表示,目前新冠感染逐渐增多,医院压力陡增资源紧张,市民平时还应做好个人防护,适当备药,尽量避免在高峰期感染。如果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可在家用抗原检测验证是否呈阳性。不要恐“阳”,正常休息用药,注意用药间隔,如果持续高烧再去医院就诊。用药后,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腹泻、皮疹、恶心、呕吐、身目黄染或尿黄等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