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慎之操,终始不渝”李东阳晚年致士后靠卖字画谋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温琳

    谈及茶陵籍明代首辅李东阳,世人津津乐道的除了他为官五十载,擢登内阁,参与机务,智斗刘瑾外,他的清正廉洁也为人称道,连清朝人修的《明史》都称赞他:“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可见一斑。

    从弘治八年(1495年)起,李东阳擢登内阁,参与机务。“正己立朝,中而不倚;出谋议政,和而不同。代言足以华国,论奏足以济时”,为“弘治中兴”作出了贡献。正德元年(1506年),武宗朱厚照嗣位后,大宦官刘瑾当道,国事日非。作为顾命大臣和内阁首辅,李东阳“感激知遇,益竭忠勤,事涉忧违,委曲匡救”,“凡瑾所为乱政,东阳弥缝其间,亦多所补救”,“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天下亦阴受其庇”。

    纵观李东阳仕宦一生,一直忠厚谨慎,清正廉洁,“清慎之操,终始不渝”。

    弘治末年,一位阔别多年的昔日同窗来访。分别时,李东阳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一套书转赠给这位老同学。不想这套尚未启封的书中,每一本里都夹有许多片赤金箔,共计几百片之多。这位老同学回到家里一看,大吃一惊,立即把书寄还给了李东阳,并且义正词严,对李东阳好一番数落。李东阳羞愧难当,连忙复信老同学自责谢过,同时立即把书送归原主。

    一年生日,阁僚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自带酒肴酒杯到怀麓堂为李东阳祝寿。当他拿出金质酒杯来斟酒时,李东阳十分惊讶,说:“您现在也用上金银物品了?”杨一清听了,颇为羞惭,此后再也没有用过这套酒器了:“邃庵有惭色,自是不敢用以觞。”

    李东阳致仕后,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日常开销常常要靠写诗题字换得一点银两来补贴。“既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进纸墨,东阳有倦色。夫人笑曰:‘今日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乃欣然命笔,移时而罢,其风操如此。”

    寒冬季节,李东阳家中常常也不生火取暖。读书写字,不胜其寒,“辄就日而暴之,日移亦移,其俭如此。”

    虽然致仕前,贵为内阁首辅,位冠三公,但是东阳最后去世时,家无余财,竟至于无钱治丧。“门生故吏醵金赙之,乃克葬。”刑部尚书、名臣郑端简谓——尝过其门,萧然四壁,不足当分宜辈(指大奸臣严嵩)一宴会之费云。然则公平生所以禔身者,可知也。彼时权珰狂狾,公卿鲜不受其螫者,而卒不敢有加于公。公岂有权术牢笼之哉?毋亦贞操洁履有以服其心耳!

    “三年不种竹,得竹如得玉。十日不见竹,一日肠九曲。初闻平安报,旧叶舒更绿。忽听欢笑声,新笋抽五六。儿童亦解事,知我性所欲。平生爱孤澹,不厌食无肉。凭将垂老身,医此未尽俗。”这是珍藏在北京图书馆的李东阳手书《咏竹》一诗。

    竹,正直挺拔,虚心尚节,卓立高耸,坚韧不屈,与松柏一起,被并称“岁寒三友”。文人雅士自古以来便对竹钟爱有加,或仰慕,或励志,或共勉,为之吟咏称颂不已。李东阳的这首诗作,既是他爱竹之情的生动描述,也是他志趣品格的真情告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