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书法 让生活有滋有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网络时代,墨香渐远。然而,株洲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图名利,把书法当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笔墨纸砚的合奏中延续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让心灵获取一份淡然恬静。当物质生活富裕了,就需要精神世界变得更丰富来增添滋味。爱上书法,对他们来说,恰是这样一剂调味品。

    成立协会,每日与书画为伴

    11月10日下午4时,结束了当天的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刘丽君第一时间回到家中书房,把上午没完成的书法作品拿了出来,字迹清正刚雅,古朴苍劲。今年67岁的刘丽君,家住荷塘区石子头社区,为了练好字,她专门制作了一个大书桌,并腾出一间屋子作为自己的书房。她说,受祖辈影响,自己从小对书画就十分感兴趣,“不过系统学习书法还是50岁以后”。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重要的是行动。每次在培训班学习完后,刘丽君回家都要关起门来练字,有时候练得太投入,爱人在家里喊她,她都听不见。“书画带给我内心的宁静。”刘丽君说,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心情烦躁的时候,她喜欢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书写,人也随之慢慢平静下来。

    “60岁生日时,女儿为我办了场‘个人书画展’。”刘丽君记得十分清楚,家人精心挑选出118幅作品,在生日宴会上现场展出,这也是自己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年刘丽君一直与笔墨纸砚为友,书法水平大有长进,作品多次荣获全国中老年书法大赛金、银、铜奖,并被收藏。前几年,她还注册成立了株洲市夕阳红书画苑,希望更多人爱上书法,加入到这个行列。这两年,刘丽君与协会成员们一起去写生、参展,一起做公益、交流学习,不亦乐乎。

    写回忆录,留点“故事”给后代

    与刘丽君在大张宣纸上书写作品不同,伞铺84岁老人谭学坤,则是把书法变成了一本本回忆录。当我们问谭学坤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法时,他的回答是:学写字时,拿的就是毛笔。

    六年时间,谭学坤的回忆录达到50本,近60万字,全都是用毛笔书写。翻看谭学坤的回忆录,里面记录了他儿时的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还有不少关于株洲的地名传说、风俗习俗、历史箴言等。行文一气呵成,几乎看不到一个失误墨点。儿女看着父亲整理回忆录很辛苦,主动要求帮忙用电脑录入、打印,但遭到谭学坤的拒绝,“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切都必须由我自己完成”。

    谭学坤说,他很早就产生了用毛笔写回忆录的想法,2016年才正式完成第一本万字回忆录,这也让他的生活添了几分文艺味道的幸福,多了新的乐趣,“年轻时遇到过不少困难,希望晚辈了解祖辈经历的岁月,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也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身边的老故事、老地名。”

    获益良多,或是一生的爱好和习惯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承不应中断。幼儿园大班开始接触书法、一年级正式拜师学习,至今练习书法已有5年,获得全国、省市多个奖项。谈及自己的这个爱好,11岁的唐懿说,书法让他的性格更加沉稳平和,在学习中获益良多。

    在株董路小学读五年级的唐懿,第一次对书法有认知,是5岁读幼儿园大班那年。当时,父母带他试课,看到墙上的书画展,小小年纪的唐懿,就被那些或铿锵有力或龙飞凤舞的毛笔字所吸引。此后,父母在他小学一年级时带他拜师习字。“尽管孩子非常喜欢,但刚开始也是我们规定了练习时间的。”母亲郑女士说,孩子年龄小,每天要监督练习至少1小时,慢慢地就从被动练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隶书、楷书,到现在学习行楷,有时为了写好一幅作品,他可以在桌前坐上四五个小时。

    7岁那年,唐懿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就在“筑梦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获得了金奖。“我比较追求完美,哪怕是落款没写好,都会想要把整幅作品推倒重来。”唐懿说,练习书法让他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沉稳和不急不躁是书法时需要做到的,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性格。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