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摄影爱好者龙健。 受访者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肖蓉
“不必去远方,静静地呆在一个角落里等待美丽的到来——这就是微距摄影。”我市摄影爱好者龙健,玩微距已经十余年。如今,感受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已成为他享受生活的一种态度。
黄豆大小的跳蛛正使出浑身解数,跳舞求偶;肉眼难以察觉的草蛉卵正孵化脱壳,生机勃勃;蜂鸟蛾号称昆虫界“四不像”,正在悬空取食……欣赏龙健的微距摄影作品,就像钻进了《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树洞,来到一个光怪陆离、绚丽多彩的微观世界。这些可爱的迷你小虫们变大了,变得清晰细腻,生动活泼。
“每一片叶子底下,都有一个小生命”
作品名:《生存之道》
拍摄地点: 株洲栗雨湖公园
穿着休闲的冲锋衣、牛仔裤、登山鞋,肤色黝黑健康,51岁的龙健看上去还像个30来岁的年轻小伙。“玩微距摄影,亲近大自然,使我感觉身心愉快。”龙健爽朗地笑道。尼康D7000相机、腾龙60镜头、狂人微距灯,这些就是他全部的微距摄影“家当”。
微距摄影,就是要让小物件看起来大。昆虫、花草等,往往是微距摄影爱好者的焦点。“每一片叶子底下,都有一个小生命。”龙健坚定地说。拍摄的草蛉宝宝孵化,就是他蹲在栗雨湖公园里,一片树叶一片树叶翻找出来的。
草蛉是一种益虫,能有效消灭蚜虫等多种农业害虫。它的卵在昆虫中比较特殊,为躲避其它昆虫的侵袭,常高悬于丝柄的端部。但拍摄草蛉卵的难度在于,这些家伙非常小,用肉眼几乎难以发现。
学着了解动植物的习性,并联系环境,为龙健寻找拍摄目标提供了捷径。为了拍摄到与众不同的画面,龙健查找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到草蛉妈妈非常智慧,喜欢选择在蚜虫密集丛生的地方产卵,幼虫一孵出来,就能立即在附近捕食。先寻找蚜虫喜爱的植物,再一片片翻看树叶,接着查找蚜虫密集处、用镜头靠近着仔细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片茶花嫩叶的背后,龙健惊喜地发现了一窝正待孵化的草蛉宝宝。刚孵出的幼虫在卵壳上稍作停留,等到身体在空气中变硬、变结实后,再敏捷、灵巧地顺着细细的丝柄滑下来。
龙健赶紧找角度、构图、调整光圈,“咔嚓”!照片上,丝柄顶端的草蛉卵就像豆芽上的小豆瓣,丝柄下的蚜虫正贪婪地吮吸着叶片的营养,浑然不知危险正在靠近。龙健给这张摄影作品取名《生存之道》。
“每一次微距拍摄,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作品名:《会跳舞的蜘蛛》
拍摄地点:石峰公园
照片上的跳蛛只有一粒黄豆大,它高昂着头,举起四肢,是想直立行走吗?不是的,其实它在跳舞求偶。雄性跳蛛为了繁衍后代,往往会通过雌性跳蛛留下的丝线进行追踪。虽然雄性跳蛛一片痴情,千里迢迢赶来,但雌性跳蛛却很挑剔,不会立马看上对方,需要雄性跳蛛现场“尬舞”,跳到心满意足为止。
“野外的跳蛛很常见,它很亲人,也很有好奇心,有时还会跳到我的手上来玩。但遇到它跳舞,却很难得。”龙健说,想要拍到心仪的微距作品,除了蹲守,也要靠运气,而运气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不停迈动的脚步。不管是下班后,还是周末,只要有空,他都喜欢背上摄影装备,徘徊在湘江风光带、神农城、石峰公园、神农公园等花虫集中地。
刚玩微距摄影的头两年,龙健为了拍一只“虫子”而守候半天,也是常有的事情。那时候,他执着微距静态拍摄,比如等待昆虫安静不动时,放大复眼、绒毛等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现在,龙健则更喜欢抓拍动态微距。“每一次微距拍摄,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它可能与你擦肩而过,也有可能为你停留,还有可能为你展示最美的一刻。”他认为,每一只小虫,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动态的主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画面就更加生动。”
“微距让我更细心地观察到生活中的美妙”
作品名: 《蜂鸟蛾》
拍摄地点: 株洲钢琴广场
在钢琴广场有一片花的海洋,不少市民都爱去那里散步、赏花、晒太阳。有一次,龙健听说有人在那发现了蜂鸟。拍了十来年微距,龙健对本市的昆虫和鸟类品种都较为了解,为此产生了疑惑,“蜂鸟一般生活在美洲热带雨林里,株洲怎么会出现蜂鸟呢?”
为了一探究竟,他背着摄影设备来到了钢琴广场。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果真有一种外形和蜂鸟相似的虫或鸟。他用微距镜头拍下来,查找资料比对后发现,这并非真的蜂鸟,而是被称为昆虫界“四不像”的“蜂鸟蛾”。“蜂鸟蛾”展翅飞行时与蝶类相似,但它采花不携粉;椭圆形的身形又似蜜蜂,但它采蜜不酿蜜。它最像的还是蜂鸟,除了比蜂鸟多出一对触须和翅膀上没有羽毛以外,无论体重、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与蜂鸟极其相似,能原地悬空取食,故而被生物学家命名为蜂鸟蛾。
龙健感慨地说:“通过观察细小事物的细微变化,微距让我更细心地观察到生活中的美妙,感悟生活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