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1小时早产儿胃穿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通讯员/黄晓敏 周艳姿) “患儿情况紧急,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令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刘志新如此心急的,是出生仅21小时的早产儿轩轩(化名),他的胎龄仅30+6周,出生体重1.2公斤。

    10月24日下午5点,轩轩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出生,因为提早出生,又是极低体重儿,轩轩的各项器官功能均未发育成熟。予以脐静脉置管后,经X线检查,提示双膈下大量新月形气体影,考虑为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急诊转入市妇幼保健院。

    入院后,考虑到轩轩的特殊性,医院立即召集医务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手术室、放射科、输血科、B超室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考虑到新生儿胃穿孔可能性很大,小儿外科主任刘志新当即表示患儿必须接受急诊手术。

    此时,属于极低体重儿的轩轩,腹腔空间只有杯子那么大,胃仅有鸡蛋大小,要找到穿孔部位很难。再加上早产儿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各方面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耐受力差,意味着这台手术对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医生的技术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手术开始后,进入轩轩腹腔的瞬间,黏连成团的肠管呈现在眼前,刘志新仔细地探查每一节肠管,终于在胃小弯近胃窦处发现了胃壁组织呈膜状,范围约3×2厘米,下端可见直径约1厘米的穿孔。

    “这是典型的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并穿孔。”刘志新说道。他立即为轩轩切除了膜状胃壁组织,修补了胃壁穿孔,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清除腹腔内脓液。

    两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了,轩轩被送往新生儿科继续监护。

    那么,胃穿孔一般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新生儿怎么会得呢?刘志新介绍,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穿孔为小儿外科较少见的急腹症,是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最常见的病因。该病病死率高,即使能及时救治,也仅有75%至80%的存活率。新生儿胃穿孔多数在出生后3至5天内发病,表现为拒食、吃奶困难、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血液。典型者可能突然出现腹胀并进展迅速,呼吸窘迫,并伴随全身情况迅速恶化。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爸爸妈妈一定多留心观察,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尽快就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