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育新人 醴陵市实验小学:科教融合显特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谭筱 通讯员/郑奕

    随着“双减”政策实施,醴陵市实验小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技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技教育制度为保证,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辐射点,以科技校本课程为突破点,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开创28个科技社团,让学生变身“小创客”

    “图形化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由简入繁……”10月28日,在每周五的创客社团课上,该校信息技术教师正在为学生们上创客编程课程。

    创客课程(社团)是醴陵市实验小学的特色课程之一,也是该校28个科技社团之一。

    “科创社团开阔了我的视野,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三年级学生项恬说。科创课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孩子们不仅仅能看到生动有趣的科技展示,还能亲自动手开展项目式学习,进行各种探索。

    学校负责人介绍,由各班对科技兴趣浓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1100余名学生组成科创探索、手工制作、3D陶瓷、趣味编程、科幻画、创造发明、科学实践等28个科技兴趣小组或社团,定期开展创造发明、知识产权、社科普及、人工智能、科学调查体验等各类科普活动、竞赛,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据悉,醴陵市实验小学的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发展的机会。学校建立了“1+2+X”模式的三级科创教育网络,以党总支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科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工作室导师等人员组成的科技教育团队,保障各项科普教育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打造“校本课程超市”,提供特色教育

    10月21日,醴陵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如期开课。

    该校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团队围绕“科技素养、人文素养、学科拓展”等方面,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蕴藏的科技内涵,并有机渗透科技教育,开设了《点燃创造的火把》《探究身边的科学》等校本课程。极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特长和业余爱好的施展空间。

    “本着‘生活是创造的源泉’的基本理念,开发了《点燃创造的火把》体验性活动课程。”学校负责人介绍,通过“创造发明课”教学、创造发明的思维原理、创造潜能的发掘等课程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获得创造发明的切身体验和感性经验。此外,学校还引进了太空豚科创探索、科技体育模型等特色科技课程。

    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蔚然成风,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创新迷,散发出了诱人的芳香。

    在醴陵市实验小学,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一块又一块奖牌,共荣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国际奖3人次、全国奖40余人次、省奖60余人次、地市级奖百余人次,1人获全国第15届宋庆龄奖学金,20余人获株洲市华晨创新之星,20余人获醴陵瓷城五好学生,40余篇科技创新作品在各类刊物发表。

    学校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推广示范单位、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示范学校、首批湖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等40余项殊荣。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