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中的“门道”一次性说清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近日,某知名品牌酱油因疑似存在“双标”嫌疑,引发巨大争议。有网友发现,在日本销售的该品牌酱油配料表中除了水、大豆、小麦等之外,并无其他添加成分;而在国内销售的该品牌酱油还加了多种添加剂。之后,企业虽几度回应,但争议仍未平息。事实上,在“双标”之外,大众更关心的是:酱油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为什么要加它们?选一瓶健康的酱油应该看哪些指标?

    一般来说,任何一款酱油,主要原料都是这四种东西:水、大豆、小麦、盐。所以,它们会占据配料表的前四个位置。在这些食材后面,还可能添加白砂糖、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等甜味物质,谷氨酸钠等增鲜物质,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物质以及焦糖色素。

    “酱油本身只作为调料使用,每餐摄入的量不多,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的前提下,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

    日常生活中,想挑出一瓶好酱油,可以遵循4个标准。首先,看氨基酸态氮,如果其含量大于等于0.80%,就可以算特级酱油了。其次,看用途。做红烧类菜肴,就选老抽;炒菜、凉拌菜用生抽。再次,看钠含量,尽量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最后,不必刻意追求“零添加”。“零添加”并不代表该产品最安全、最优质,其含盐量反而较高,而且开封后一般都需要冷藏储存。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武汉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