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救命神器” 够得着用得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罗欣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50%以上,其救援时间对患者的存活和预后有着关键的影响。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刘宇等提交提案,建言在公共场所普及自动体外除颤仪,为生命护航。

    1

    心源性猝死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

    据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高居榜首,心血管病人数达到3.3亿。其中每年有超过55万人逝于心源性猝死。然而,在庞大的心源性猝死者中,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

    面对这些让人揪心的数据,我们该如何当好“生命守护者”?市政协委员、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大主任刘宇介绍,心源性猝死最佳抢救时间和方式是在发病时最初的3-5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每延迟1分钟,其生存率就下降7%-10%。然而,由于大部分第一目击者缺乏现场急救知识,很多患者错过院前黄金救援时间,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可以说,抢救猝死病例就是一场接力赛,若第一目击者没跑好“第一棒”,后面的努力很大可能就是徒劳。

    想要跑好“第一棒”,这就不得不提到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这个被称作“救命神器”的设备,是应对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器械,其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

    2

    公共场所配置AED数量远不能满足应急需求

    此前,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方需根据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人口数量及密度、辖区面积、公共场所数量及类别等因素,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进行科学规划,明确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要求,包括数量、密度、点位、安装规范等。

    这是国家卫健委首次从技术层面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也明确要求,省内公共场所要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备。

    实际上,不少城市在AED投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在北京,年底前将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一线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0%,7条地铁共105站将全部配置AED。

    在省会长沙,地铁站、高铁站、汽车站、文化馆等公共场所都陆续投放了AED。据长沙市红十字会消息,从2020年开始连续10年,长沙市政府每年安排80万元用于购置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在市内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持续提升现场救护能力。

    刘宇认为,在公共场所推广普及AED设施,对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市公共场所配置AED数量仅为个位数,远不能满足应急需求。

    3

    分批分阶段推广AED配置使用

    为此,刘宇建议,将AED配置纳入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将AED购置、后续维护、更新以及培训、宣传费用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支持慈善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公共急救设施。

    考虑实际情况,结合我市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可逐步分批分阶段推广AED配置使用。加大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火车站、旅游景区和商业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配置力度,激励大型商场、重点楼宇等区域自行配置,争取实现人员密集场所至少配置1台。

    后期维护如何推进?在刘宇等委员看来,原则上应由AED设置所在的单位或所有者履行日常维护和管理职责,但由于大部分设置单位或所有者缺乏专业能力,因此可由卫健部门或者红十字会承担AED的维护及培训、宣传等职责。AED配置后应加强信息公开,通过相关App提示“AED分布电子地图”,方便获取配置地点。同时,加强培训,让更多人学会使用AED及相关心肺复苏知识。

    4

    先院前急救、后公共场所

    扩大AED配置范围

    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基本完善了急救机构AED的配置,入网的30台救护车均配备AED,医疗机构急诊科AED平均2台。市卫健委也将适时推进AED的布局配置,在争取政府财政投入后,按照先院前急救、后公共场所的步骤,扩大AED的配置范围。

    今年3月,市红十字会携手市中心医院联合成立“幸福家庭 健康株洲”公益联盟,筹资30万元开展“CPR+AED急救基地进社区”公益项目,拟采购10-15台AED,安置在人流量大、聚集性高的公共场所,并由中心医院对安置AED周边地区的人群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开通急救绿色通道,纳入全市120急救网络。

    今年,市卫健委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为期两天的红十字救护培训1000人次,心肺复苏+AED培训500人次,应急演练3000人次,健康宣教15000人次。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红十字‘救’在身边宣传体验室”为常规培训载体,每周四、周六、周日3天开馆,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专业急救技能体验。

    同时,积极推进公众急救第一目击者培训。截至今年7月,全市发展了第一目击者培训基地(医院)16家,各基地共培训第一目击者导师274人,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活动400余场,培训“第一目击者”行动志愿者14109人,公众急救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