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两次经醴讲学撒播“知行合一”的种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温琳

    渌水之畔,西山之巅。夏阳流光,清风穿廊。修竹滴翠,青砖遗痕。书翻岁月,桌椅临窗。曲径通幽,瀚墨溢香……

    这段古朴的文字,说的便是掩映在西山碧丛之中的渌江书院,那是醴陵人的精神文化家园。500多年,有一人两次途经醴陵,在渌江书院开坛讲课,撒播文明的种子,那个人就是王阳明。

    正德元年,也就是1506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书救戴铣等人而得罪宦官刘瑾,触怒皇帝,被廷杖四十,发配贵州龙场驿站。

    第二年,心情沉重的王阳明,在南京看望父亲之后,由老家浙江出发,前往贵州赴任,由江西经作为“吴楚咽喉”的醴陵进入湖南,并在醴陵泗洲寺留宿。

    前往贵州的那段日子,可能是王阳明人生中最为失意的时光,他失却了报效朝廷的机会,也没有了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豪情,此时他的心情可谓跌到谷底。从他写的《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洲寺次韵》诗篇,整首诗显得沉郁而苍凉。

    “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箱。虚传鸟路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义编坐夜长。”

    让他宽慰的是,醴陵学子请他到渌江书院讲学。而宽慰中又让他莫可名状的是,渌江书院推崇的先贤中,有抨击心学的朱熹。虽然王阳明不喜欢朱熹,在讲坛中抨击了程朱理学,令他意外的是开放包容的渌江书院,并不在乎王阳明对他们心目中文化偶像的批评,他们只在乎真正的学问。

    在讲学时,王阳明可能是激情澎湃的,一改他来时的颓败,“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激荡着醴陵学子的心,在渌江书院边的古樟树下,学子们热烈地讨论着,领略着最精髓的学术思想。

    讲完课后,王阳明登上西山,在靖兴寺写下:“隔水不见寺,但闻清磬来。已指峰头路,始瞻云外台。洞天藏日月,潭窟隐风雷。欲询兴废迹,荒碣满蒿莱。”诗句中,满是前途未卜的惆怅。但失意的不仅是他个人,还有他的学术思想。

    三年后,刘瑾伏诛,王阳明奉诏还京,再次途经醴陵,仍住泗洲寺。但是这一次,王阳明的心情完全不同了,写下一诗:

    “渌水西头泗洲寺,经过转眼又三年。老僧熟认直呼姓,笑我清癯只似前。每有客来看宿处,诗留佛壁作灯传。开轩扫榻还相慰,惭愧维摩世外缘。”

    王阳明再一次受邀到渌江书院开坛讲学,这让他感慨万千,三年的苦修,龙场悟道后的他,“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更为成熟,他没有了三年前的肃然,并表现对朱子的尊重和对程朱理学的宽容。渌江书院门前那棵千年古樟下,有一块题刻了王阳明诗句的石碑。碑上的诗文“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正是他在1510年所写的哲理诗篇,而他“知行合一”思想也在此留下深远的影响,给当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1544年,王阳明的门生邹守益来到醴陵讲学,从者甚众。和恩师王阳明一样,他没有排斥程朱理学,而是努力寻求二者的融合,并表现出对朱熹、张轼和吕东莱的极大崇敬。后来,醴陵人建超然书院,以纪念王阳明。陆王心学,终于成为醴陵学子的又一圭臬,湖湘学派海纳百川、经世致用的传统,得以保存下来。

    在王阳明浙江余姚的老家,现代人恐怕很难寻访到他的故居了,而远在千里之遥的醴陵,当年王阳明寓居并作诗的住所泗洲寺仍保留至今,而渌江书院边的那棵聆听过王阳明两次讲课的千年古樟依然苍劲,至今仍在生长,年年岁岁发新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