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解放“好声音”唱响红色歌谣。
◀少先队建队73周年示范主题队日活动。
◀2022年解放学校第12届书香节,红色革命情景剧展演。
▲学生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文/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通讯员 付婷
10月13日,茶陵县庆祝少先队建队73周年示范主题队日活动在解放学校举行。解放学校陈雯瑜等63名少先队员获得“红领巾奖章”二星章,少先队茶陵县解放学校大队395向阳中队获得少先队集体“红领巾奖章”集体二星章。
近年来,茶陵县解放学校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了铸魂育人新格局,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以致用“三支笔”,在解放学校校园画出一片耀眼的“中国红”。
核心阅读
课堂教学:让红色知识入脑
握紧课堂教学的理论粉笔,让红色知识入脑。
将道德法治课程摆在重要地位,这既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根本目标,更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着力点。学校“五育并举”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与此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学校德育课堂密切关注时政热点,将时政热点巧妙融合到各科教学中,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课外活动:让红色基因入心
握紧课外活动的实践彩笔,让红色基因入心。
在教师培训方面,解放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实施党团队阶梯式全覆盖渗透红色基因。去年10月,学校发出“塑师表正师风 立师德 铸师魂”倡议书,从讲节俭、勤钻研、守规矩等方面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行为规范,以传承不忘初心的奋斗精神。5月19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联合社区开展家校共建活动,提升了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暑期,学校响应茶陵县委、县政府“茶陵人游茶陵”倡议,组织党员教师和工会会员走进红军村,开展重温艰苦奋斗革命精神活动。
在学生活动开展方面,学校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主题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津津乐道看”系列活动成为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亮点。
在“津津乐道看”活动中,学校依托湖南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湖湘文化教育、抗战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去年3月,学校与株董路小学进行红色课程结对共育活动,组织两校少先队员走进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追寻红色足迹,感受革命精神。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烈士陵园纪念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触摸历史发展脉络,接受红色教育和红色精神洗礼。
学生“津津乐道看”系列活动之后,“兴致盎然唱”“入情入境演”“满怀深情诵”系列活动也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
从2020年开始,学校不定期举行红歌合唱大赛,通过唱红歌的活动形式将红色文化渗透在学生心中。2021年,在茶陵县师生艺术节展演中,该校综合节目《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荣获一等奖。今年5月,学校举行“校园好声音”评选大赛,在校园内掀起红歌热潮。解放学校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红色课程融合育人,以“双减”教育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为阵地,开设了多个红色教育主题社团。在学校第12届书香艺术节暨2022年上学期课后服务成果展示上,情景剧《朱德的扁担》《王二小》等革命剧目精彩上演,学生通过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揣摩,对革命人物的品质有了切身体会。
结合“德馨满园 书香解放”书香校园建设活动,该校深入开展红色读物经典诵读。在市教育局与市广播电视台、市诗词协会联合举办的2022年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解放学校共有21名学生获奖,其中罗梓桐、郭子熙、邱子硕以朗诵《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沁园春·雪》作品荣获一等奖。在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演讲比赛中,解放学校罗梓桐获三等奖。
为将红色教育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去年该校开展“用英语讲红色故事”爱国主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宣传革命人物事迹。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有声书也成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项目之一,近日该校推出“喜迎二十大 做好接班人”有声书专刊之《不朽》,营造红色氛围,引领学生向党、爱党。
学以致用:让红色品质入行
握紧学以致用的生活钢笔,让红色品质入行。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在解放学校,经过红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洗礼,学生举止文明,信念坚定,如拔节的树苗正茁壮成长。校园内,同学互助、相亲相爱的和谐场景随处可见,学习氛围也日益浓厚;校园外,学生尊老爱幼、热衷公益的形象获得社会肯定。家长纷纷表示,经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珍惜劳动成果、不盲目攀比、爱护亲人……
解放学校负责人介绍,下步,学校将立足课堂主阵地,突出红色实践教育,优化活动组织方式,坚持铸魂育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