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湖公园看株洲城市化的“沧海桑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曾经的渔场已变成商业街。记者/伍靖雯 摄

    ▲站在东湖公园眺望,已找不到关于渔场的痕迹。 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最近和人聊起,可以从哪里管窥株洲城市化进程,不少“老株洲”的答案都指向合泰片区,尤其是东湖公园一线。

    的确,如今这里星罗棋布着各色商业,是株洲服饰产业发展的发源地之一。而仅仅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宽广静谧的水域,喊出过“千亩渔场万担鱼”的口号。

    这次,我们就从这片水域的故事说起,看看这里“沧海桑田”一般的变化始末。

    稻田改渔场满足居民“菜篮子”,面积曾超过1300亩

    10月8日,从合泰涵洞一路往东,沿街的小区有不少挂着服装加工厂的招牌,运货的车辆往来穿梭,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开阔的渔场。

    曾在株洲市渔场任职副书记的郭玉华,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株洲市渔场成立于1959年,最初是国营“老字号”,最繁盛时渔场的水面面积有1300多亩,边界到了现在的合泰涵洞、湖南工业大学河东校区外,往东延伸至文化路附近,共有7个渔业队。

    为何这里会选建为渔场?《株洲市志》提供了一个解释说,这一带曾被叫做“旱草坪”,原因是这里常年发大水,导致农民种田不得谷,常见荒草丛生,“旱”也有“荒”的意思。郭玉华老人的回忆也予以佐证,建设渔场前,这里全是稻田,每年汛期稻田都会被淹。那个年头,株洲缺乏规模化的渔场,居民又有需求,这片稻田就顺理成章被确定改造成渔场,逐步扩大水域面积,解决大家的“菜篮子”问题。

    肥料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为了提高整个渔场包括几百亩菜地的产量,渔场采用了引灌“肥水”的方法,尤其是将当时的南岳岭屠宰场的肥水引过来,大家前后花了3个多月时间在山上挖出一条通道,这吸引了周边邵阳、岳阳等地的生产队前来学习。

    随着渔业的兴起,这里还多了砖厂、淀粉厂、饲料厂等配套,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最为繁盛。

    曾承担全市大部分鱼类产品供应

    株洲市文史专家仇民主还记得,计划经济时期,他所在的单位每次都到渔场拉鱼,一次五六百斤,鲢鱼最多。

    据悉,当时渔场承担着全市大部分鱼类产品的供应,一度喊出过“千亩鱼场万担鱼”的口号。渔场养殖的鱼类品种很多,但主要是鲢鱼、草鱼等,还有罗非鱼等外来品种。

    66岁的王庆松,曾在渔业队工作过两年,他还记得,当时主要的工作是每天去鱼塘打草、喂鱼,每次要“消灭”100多斤杂草,这个活并不轻松。集中出鱼的时候,却能让所有人都忘记辛苦,尤其是农历春节前,大伙儿要下到冰冷刺骨的塘里拉渔网,不过一想到这是为了家家户户年夜饭那盘必不可少的“年年有余”,浑身就又多了力气,干得热火朝天。当然,他们逢年过节的职工福利也是以鱼为主。

    不过,哪怕从稻田改渔场,每逢汛期这里依旧是全市关注的焦点。因为地势等原因,一旦湘江涨大水,鱼塘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大大小小的鱼也随江水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渔场损失惨重。仇民主还记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市里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单位义务参与挖塘,加深拓宽鱼塘的面积并加固堤坝,有一年还是时任市委书记曹伯纯带队。

    渔场“一分为二”, 有的填平变高楼,有的改建成公园

    10月8日,站在东湖公园一角,眼前是波光粼粼的湖面与乍现的鱼儿,远眺周边兴起的高楼,站在这里,似乎已经找不到一丝一毫当年渔场的痕迹。

    70年代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各个地方的水产资源都进入了株洲市场,私人也开始养鱼卖鱼,渔场的效益下滑,负担逐年加重。

    效益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渔场水质发生了变化,影响了鱼的品质。据渔场老职工们回忆,当年渔场引灌“肥水”养鱼带来不少好处,但随着周边住户与商业增多,加之当时的污水处理机制并不完善,周边的生产生活废水不可避免地排放到渔场那条引灌渠里,干净的鱼塘水面逐渐被油污覆盖,以至于降价都很少人来这里买鱼了。

    约莫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渔场内的水质依旧没有好转,鱼塘开始陆续被填,高楼接连而起,依托周边的服装贸易,这里迅速成为全市主要的服装加工市场之一。

    此时,再在这里养鱼已不可能。2005年初,我市决定将渔场改建为东湖公园,并于2006年8月破土动工。整个东湖公园规划占地面积730亩,是原渔场水面面积的一半有余。

    “能够改建成公园,告别‘臭水沟’,就是一种幸福了。”在这里生活多年的居民老易说,很多人感慨渔场曾经的辉煌,但渔场变高楼、鱼塘变公园,或许是历史的必然,也可以说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好的结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