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舲舫中心小学: 这里的劳动教育贯穿全学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学生在田间种植种子。通讯员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蒋军生

    尽管新学期迟迟未等来一场大雨,但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并没有闲着,他们劳动课主题变成了抗旱,帮助农作物补水。

    近年来,该校通过大力开展“小农夫大作为”劳动实践活动,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劳动与生活无缝衔接

    “如果太阳太大,我就和家人一起给农作物浇水,帮它们解渴。”四年级的小谭说,非常喜欢学校的劳动课程。新学期开学受天气影响,学校劳动基地的萝卜、白菜暂时无法下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参与劳动课程。他们一方面在课堂里学习劳动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在家积极参与劳动体验。

    据了解,茶陵舲舫中心小学从2018年起开展“小农夫大作为”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聘请“农民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锄地、如何播种、如何浇水。将种植经验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聘请食堂工作人员,现场将食材、食物与农作物对应起来,建立起科学种地的概念。

    此外,该校的年长教师还将实践经验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教会孩子最基本的劳动知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劳动,建立起“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思想教育。

    将劳动与学科有机结合

    在舲舫中心小学,上劳动课、当小农夫,但不仅限于劳动课或劳动社团,该校还将劳动教育相关内容与文化有机融合。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语文课会引导学生写农作物观察日记,通过真实的体验,孩子们的作文变得更加真实、生动。数学课上,有的老师会带低年级的学生去清点农作物,学习加减法等。英语课上,老师会带领学生学习种植植物有关的单词,以及一些简单语句的运用。科学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数据,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期拍照。

    老师们介绍,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还锻炼了身体素质,达到了强体的功能。并且,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体会了间距美,在美术课上进行相关绘画,创造美,发挥了美育动能。

    同学们说,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和农活找到联系,学起来更有兴趣。

    将劳动与情感体验融合

    近年来,该校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扩充了校园面积,划出一块土地用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责任地划分到班,每一块地,插上标志牌,并冠以当地革命家或将军名字。

    “非常赞同学校利用劳动教育基地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他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让他们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促使他们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学校的老师。”家长段女士说。

    学校负责人介绍,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当农作物收获时,还会鼓励学生自主地将部分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开展“我是小小推销员”活动,让他们体验蔬菜从采集、叫卖、出售、结账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使他们在体验挣钱不易的过程中,形成对家长的感恩之心。每学期还会开展一次“我与您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把部分蔬菜赠送给生活困难的村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真正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技能和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体会到农民在劳动中的辛苦和不易,使学生获得劳动最光荣的情感体验,从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