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竞赛有变化 选择时务必擦亮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公示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对比三年前发布的“竞赛白名单”,新名单发生了不少变化。再结合今年初新修订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意味着中小学生在新学期选择竞赛项目时或将面临一些取舍。对此,记者邀请部分业内人士,就一些新变化进行了解读。

    “白名单”共有45项

    近年来,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各类竞赛花样繁多。所谓教育部“竞赛白名单”,是教育部为了更好地规范面向6-18岁孩子的中小学赛事,以保证赛事的正规性和权威性而设立的。

    白名单的产生机制,是由符合要求的正规机构作为赛事主办单位,向教育部门自主申报,再由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评审把关,通过审核后才能进入竞赛白名单。

    根据《办法》相关精神,此次教育部办公厅拟确定45项竞赛为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在此期间每学年举办不得超过1次,累计不超过3次。

    名单中,自然科学素养类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23项。人文综合素养类有“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12项。艺术体育类有“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等10项。

    新增12项,删除3项

    新鲜出炉的最新“竞赛白名单”与之前版本有什么不同,发生了哪些变化?

    记者梳理发现,最明显的变化是数量。新名单和旧名单的赛事种类没有改变,依旧是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这三大类,但旧名单上有36项赛事,而新名单则达到45项。其中新增的赛事共有12项,有3项赛事被删除。

    业内人士指出,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科学素养类增加的5个新项目,从大赛名称来看,就体现出一种“导向”。

    如“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这反映出国家鼓励青少年增强对航空航天技术、通信、芯片等行业的关注与兴趣。

    而人文综合素养类竞赛,新增了“全国版图知识竞赛”,或旨在让学生加深对我国版图和资源的了解,激发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则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或是为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擦亮眼睛合理选择

    多位竞赛指导教师表示,参加竞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取乐趣、在挑战中提升自我、获得成就感。比如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竞赛白名单”赛事)上,芦淞区白关中学有4名同学参赛,共斩获4个全国二等奖。

    老师也提醒,家长需要细致地了解孩子的爱好和能力,而不要凭个人的兴趣代替孩子去选择。否则孩子不但难以接受和学习,还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

    此外,记者还从部分家长口中听到一些反馈,比如有的所谓“赛事组委会”来电诱导报名,甚至声称“交钱可以跳过初赛”,那么这就务必多留几个心眼。

    怎样参加白名单上的竞赛活动?据了解,家长一般可通过赛事官方网站报名参加、协办机构报名,还有的学校会通过校内选拔来组队参赛。具体报名参赛方式可参考各大赛事公布的官方信息。

    业内人士提醒,大家为孩子报名参赛时,最好留意比赛项目是否已列入最新“竞赛白名单”。有的比赛名称很相似,还要避免误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