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马文章)伴随着轰鸣的螺旋桨声,直升机徐徐起飞……9月10日下午,在省应急管理厅航空护林站的指挥下,翔为B-70RH机组按计划航线“株洲—湘潭—娄底—株洲”开展空中火情巡查、吊桶灭火训练等工作。
“报告机长,发现山火!”14时28分,直升机途经株洲、湘潭搭界的丝茅塘附近山头时,机组人员发现山林里冒出滚滚浓烟。“去看看!”机长驾驶直升机立即环绕火场一周以全面掌握火情动态,并立刻向省、市应急管理部门报送火情信息。
“立即在附近寻找水源,确定没有居民在着火点附近后,我们再开始行动。”机组人员第一时间与地面指挥部商议制定应急灭火计划,并就近选定了临时起降点和取水处。
10多分钟后,直升机悬停在水库上方,吊桶开始蓄水。完成蓄水后,直升机飞到正常高度,快速前往着火点。
高空洒水想准确覆盖火源,必须提前判断方位、高度,还得考虑惯性因素。机长按下洒水按钮,水流倾泻而下,火势在水柱的冲击下逐渐变小。
在科学高效的指挥和空地紧密协同之下,经过1小时40分钟奋战,直升机吊桶取水36桶,洒水约28.8吨,明火被成功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