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国泉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唐《薛能诗赠歌者》。

    ▲扫码关注株洲文艺

    聂鑫森

    国泉兄生于湘潭县涓水之滨古塘桥镇,后随父母返回原籍株洲市,在本地先后供职于新华书店、群艺馆、书画院,不管是业余还是主业,他的书法家身份始终未变。而且,他首先是文人,他的书法是文人书法,这一点是我十分赞赏的。

    何谓文人?即首重道德修持,然后在传统国学上博览广识,再兼及书画、诗文诸艺的操持。何谓文人书画?重视国学素养的体现,其要素在于学人的人格理想、学识积淀、才华秉赋、精神境界的综合与升华。几十年来,国泉兄在读书上下过大功夫,而且颖悟多思,他的《学书浅谈》系列及许多论文,就公开发表在各种报刊上,深入浅出,既有学术的视野,又有审美的实用价值,颇得书法爱好者的佳评。古人说:“买书不难,藏书为难。藏书不难,读书为难。读书不难,用书为难。”国泉兄能学以致用,使他的书法具有浓郁的书卷气,形成温文敦厚、朴茂华滋的书体风貌;同时,他也不是“写(字)而不作(文)”,勤练勤写书法和教诲学生之外,还能写出好文章来,殊为不易。

    国泉兄为人,平和藴蓄,浑厚诚笃,不盛气凌人,亦不咄咄逼人,说话谦和舒缓,做事首尾相顾,谦谦然,矻矻然,正如他的文章和书法,追求一种中和、自然、内藴和元气弥满之美。

    对于国泉兄的书法艺术,让我最为钦服的,他走的是一条正途,春去秋来,以历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帖为范本,潜心于笔砚之耕,篆、隶、楷、行、草,细心临写与体味,正如他在《自序》中的夫子自道:“加之反复研读了《历代书法论文选》,以及各种碑帖,使自己的书写水平逐步提高。亦有作品参入了全国展,和在国外展出,亦获过小奖。”他尤对《兰亭》、《圣教》等名帖,情有独钟,并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我曾多次观赏他抻纸运笔,具有一种音乐韵律感,急如蛟龙掠水,缓似兰叶摇风,笔毫挟带心底的情澜,笔划、行气皆浑然天成,不刻意,不做作,不炫技,真率、浑厚、秀润,趣味盎然。他是在自然的书写中,承袭中国的书法传统,表现自我的性灵和想象,决不让笔下的书体、书格工艺化、图案化、媚俗化。

    《艺概·书概》有一段话,至今让人警醒:“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 此中所说的“士气”,乃文人气、书卷气也。

    国泉兄追求是这样一种境界,这样一种“士气”。

    (据株洲文艺公众号)

    人物简介

    刘国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协第二、三届理事,第四届理事,市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主席。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副研究馆员,原任株洲书画院院长,现为炎帝书画院副院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