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干自家的鱼塘挽救大家的禾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易胡承包的鱼塘只剩一汪浑水。 记者/王军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余意 蔡蓝天

    最近,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村民易胡遇到了难事:一边是自己放养的4吨鱼苗,需要充足的水源保命;一边是下游600多亩农田,需要抽水灌溉保苗。作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他毅然决定打开闸门,将水放至最低位,又架起设备抽排,4吨的鱼苗因此变成“鱼干”。

    8月22日,记者赶到村里时,老远就闻到一股鱼腥味,原本水域面积达8亩的一口山塘,只在边坡处留下一汪浑水,周边干涸的底泥上是成堆的“鱼干”。易胡把水泵提起来,在草甸上抹去淤泥,对记者说:“再抽,机器就卡死了。”

    易胡是醴陵市东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2014年开始,他在村里流转农田种水稻,还承包了几口骨干山塘,发展养殖产业。早几年,种稻养鱼两不误,但今年6月份以来,村里几乎没有下过一滴雨,山塘里上半年蓄的水,明显不够用。

    为了缓解旱情,镇、村干部不是没想办法。早在旱情抬头时,当地干部群众走上酒埠江灌区东干渠压水,在8月12日至19日轮灌东干渠的日子里,25公里的渠道上站了十多个人,但真正有水来的就短短一天时间。“我们在东干渠最尾端,能从船湾镇流过来的水,仅仅打湿了地皮。”东富村党总支副书记胡永泉说。

    远水解不了近渴,东富村可以依赖的,只有150余口大大小小的山塘。当村干部上门做工作时,易胡二话不说,拔开塞子就往下游放水。“自家的田要保,别人家的开裂了,也不能不顾。”从8月初开始,易胡承包的几口山塘,放水口一层一层往下降,直至死水位。

    这段时间,易胡紧急联系了鱼贩,希望卖出去一部分鱼,可是买家到了现场,都说水浅不好打捞,即使捞上岸也赚不到几个钱。“几乎是半卖半送,也只能把大鱼处理掉。”眼睁睁地看着鱼群翻白死去,易胡无可奈何。

    但田间干旱一样没得到缓解。8月19日,他从村里搬来了抽水设备,义无反顾地丢进鱼塘。“最多的时候,放了3台机器。”易胡说,因为不停地抽水,现在最高处的一口鱼塘已经见底,其他几口也露出了底泥,鱼塘里遍地是死鱼。

    易胡表示,上半年鱼塘里追加的鱼苗总共有4吨,成本价每公斤在12元左右,加上近半年的饲养成本,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最希望禾苗能够保住,让这批鱼没有‘白死’。”他沿着稻田查看,水塘下游一片葱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