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谷入口广场效果图。 受访单位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张威
近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专题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枫溪湿地修复工程方案设计,我市将依托枫溪港良好的生态基础,全力打造最美枫溪生态城,建设枫溪湿地公园。
建设枫溪湿地公园的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不少市民对新公园的规划建设充满期盼。目前,该项目征地拆迁基本完成,项目方案设计、水利专项设计批复、环评批复均已完成,正在推进下一步项目前期的报批、报建等工作。
新公园有什么亮点?有哪些规划?建成后又有哪些作用?细翻方案,我们慢慢梳理。
新公园有哪些亮点?
规划中的枫溪湿地公园位于芦淞区,北起湘江东岸岸线,南至沿江南路,西至南环路南辅道,东至溪三路。结合亲水性与安全性的地形设计,这里将打造一座体现湿地风光、枫溪人文的都市湿地公园。
“我们这边居住的人口较多,活动空间相对匮乏。”家住枫溪片区的汤女士说,平时节假日河道周边总有人前来钓鱼、露营、乱扔垃圾,影响生态环境及水质。听说要建枫溪湿地公园,他们都很关注,每天都要遛弯去看看有没有进展。“希望这个公园能够早日建成,这样在我们家门口就多了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到时候带着老人孩子一起在公园遛弯、赏景,想想就特别期待。”
公园设计规划面积6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200多亩,与神农湖面积相当,规划有湖光山色、枫栖花林、杉林湿地、溪流水岸四大特色植物风貌景观区。其中,湖光山色板块根据水位影响配置植物,选择以耐湿性强的杉类植物为主,搭配自然的树林和花草地,营造以杉树为科普主题的特色水森林生态风貌。
根据规划,湿地公园将重点打造浪漫花滩、运动天地、枫溪渔村、枫溪渔港、凤湖沙滩、杉林湿地、古渡老桥、净水溪流“枫溪八景”。花滩整体配置千屈菜、黄菖蒲、花叶芦竹、狼尾草等草本水陆两生植物,栈道种植彩叶杞柳、黄馨,滩地点缀栾树,营造春夏看花、秋冬观草体验。枫溪渔港将运用VR等技术,引入渔港文化IP,还原船坞、航运场景,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有哪些规划?
枫溪湿地公园项目坚持“生态环境、湿地风光、枫溪人文”的设计理念,通过片区核心区域的严格保护及调蓄和净化初期雨水,构建具有净化功能的生态水系,提升水质进一步循环,同时丰富植物风貌群落,并通过园路、栈道设置提供便民休闲空间。
在原貌上做“加法”。“从湖中挖出的土方,都将用于场地与微地形塑造中。”相关设计人员介绍,公园建设将以原枫溪流域风貌为主。根据设计,从空中俯瞰公园,犹如一个“<”形状,由北往南依次“加上”湖光山色、枫栖花林、杉林湿地、溪流水岸四大特色植物风貌景观区,公园内部则以浅丘为主,市民活动区包括河道两侧绿地,规划面积近300亩。
园内主要设置绿道、小型活动场地、驿站及生态停车场,是供市民游览活动、亲近自然的主要区域。为方便市民出入,该公园设置了2个主入口、5个次入口和12个人行入口,并在园内布置7处共452个停车位,园外还建有一处社会停车场。
值得一提的是,园内绿道沿湿地贯通成环,宽4米,包括2.5米的自行车道和1.5米的漫步道。喜欢骑行的市民朋友可在园内体验环湿地骑行,全程5公里时长大约30分钟。此外,还设有湿地观鸟、沙滩排球、骑行体验、林间瑜伽等十类绿道休闲活动项目。
据介绍,枫溪湿地公园项目是根据我市城市及湿地规划,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出发点,统筹保护生物栖息与引导市民休闲,将枫溪片区建设成为可持续发挥生态功能的一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有哪些功能?
规划中的枫溪湿地公园不仅是观光公园,还是治理水环境的好帮手。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枫溪湿地公园在提供休闲观光的同时,也承载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等多重功能。据悉,上游河道来水进入枫溪湿地公园,将经过雨水湿塘、人工湿地、河流湿地三套净化水系系统,将上游河道来水维持稳定在四类水,最终进入湘江。
根据设计,公园里的水池将铺设砂石,种植水生植物,营造鱼类、虾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稳定共存的水生态系统,构建湿地恢复和保护等多种生态的良性循环。“它们每天能为公园净化上万吨水。”相关设计人员介绍,各种水生物将通过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等方式,有效净化水质。
作为湿地公园,水是必不可少的,新公园里的水分别取自哪里?除原有的枫溪水源,还将从市政雨水及场内雨水两处补充。市政雨水排入湿塘,经过调蓄、净化后,再排入场地内的河道。场内雨水则要从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区域汇集到海绵源头控制后才能汇集到场内河道。
在蓄涝蓄洪方面,湿地公园将成为区域雨水调蓄的终端。按照设计标准,在34米标高的水位线时,枫溪湿地公园可以蓄存22.84万立方米的水量,而水位线每上升一米就可以多蓄存14万立方米的水量。当汛期来临,该湿地公园最高可以蓄存65.95万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314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