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点一点护理送上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医护人员上门为患者开展护理服务。市中心医院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罗欣

    去医院看病,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尤其是对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慢性病患者或者需要特殊治疗与护理的患者来说则更是不易。居家护理一直是居民期待的便民服务。就在今年初,市政协委员李杏、曾莉怡、陈林锋联名提交提案,建言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真正实现手机点一点、护理送上门。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重点督办提案,由市政协副主席周恕领衔督办。

    近50%的出院病人有护理需求

    2021年6月,株洲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发布。

    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713346人,占18.28%;15-59岁人口为2412050人,占61.8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7342人,占19.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7154人,占14.53%。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1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8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7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11个百分点。

    老龄化趋势加速,高龄老人规模不断扩大,老人护理需求也更加迫切。随着第一批“80后”逐步迈入不惑之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也逐渐迈入了60岁——70岁的中低龄老人行列,他们的护理需求问题逐渐突出。

    市政协委员李杏、曾莉怡、陈林锋从另一个维度就护理服务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有护理服务需求的出院病人占比达49.24%,但我市每千人拥有护士数仅2.37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紧缺,护理服务项目不全,专科化水平不高,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居家护理需求。

    市内多家医院已提供“网约服务”

    实际上,我市已在全省率先试水“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模式,市民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在家中便可坐等专业的护理团队上门提供护理服务。这种“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模式,切实拉近了家与医院的距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病患的燃眉之急。

    去年11月,市妇幼保健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患者或家属只要点点手机,就能预约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服务项目包括PICC维护、产后乳腺疏通、新生儿沐浴、抚触等。

    “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带来较大的便利,进一步拓展了医院优质护理外延,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全流程的便捷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该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不少市民追捧,人气很高。

    2021年9月,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试运行。市民可通过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留置尿管、胃管的更换、PICC置管的更换等服务。

    不过,在我市,目前仍处于各个医院各自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没有建立一个全市统一的网络预约信息平台。

    组建“护联体”,打通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些城市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

    早在2020年,天津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在这个平台上,上线了在线医保复诊、“互联网+护理服务”等特需服务。符合三类门特病、七个“门大”科室就诊条件的参保人,通过手机预约即可享受在线复诊、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服务。

    市政协委员李杏等也提出了相似建议。在他们看来,推进“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关键要组建“护联体”,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建议,市里统一搭建一个“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网络预约信息平台,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平台,“牵手”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护联体”,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平台中,应明确护理服务项目、服务人员、服务质量标准,实行全过程统一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收费方面,建立价格与支付保障机制,明确价格标准和支付方式,让医疗机构收取放心,百姓支付放心。

    由于预约上门护理服务的人群绝大部分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经济负担普遍很重。委员们建议,争取医保支持,将网约医疗项目纳入医保范畴。

    已有21家单位签订护联体协议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株洲市每千人注册护理人数排名在省内靠前,故株洲成为首批“互联网+护理”的试点城市。通过建立线上预约方式,可以在线下常规医疗流程的基础上,打通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的通道,减轻公立医院“一床难求”的实际难题,也满足老年患者不出门即可解决基本护理服务的需要。

    该项工作于2018年启动,至今已有21家单位签订护联体协议,成员单位遍布市县区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线上护理预约服务项目20余项。目前,该单位仍致力搭建服务更优质、出诊更安全、网约更便捷、收费更统一的多功能信息平台。

    市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省“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立项权在省医疗保障局,省局暂未对其进行立项及设置最高指导价。待省局立项后,市医保局将严格落实国家、省局政策,及时同步目录项目和支付标准,将“互联网+上门服务”相关费用按政策及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将委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上级医保部门。

    根据省医保局、省卫健委《关于公布我省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项目的通知》,自2020年6月1日开始,允许医疗机构对互联网远程会诊(含影像学会诊)等诊疗项目按政策规定收费,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