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神农谷的山里人家。网络供图

    刘云波

    我们在炎陵县避暑下榻的山里人家,位于云上大院的西坑村,属于桃源洞核心景区的中心地段。我们抵达村口的时候,男主人已在此迎候多时,他个头矮小,身材干瘦,皮肤黝黑。说起话来脸上堆满了王宝强式的憨笑,顷刻之间拉近了我们相互间的距离。车刚停到他家前坪时,他妻子从屋内走出来,这位看上去50多岁的妇女与丈夫酷似一对兄妹,热情溢于言表,讲起话来像竹筒倒豆子。

    这家人世居于此,新翻建二层小楼除了两间客房外均不带卫生间,家里除了电视机,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大小家用电器,我注意到他家堂屋的西厢房内,有一张方桌上摆了一副手洗麻将,墙上显眼处摆放着用镜框装裱的奖状,内容是“2015年度生产能手邓秋明同志”,落款是中共炎陵县大院农场总支委员会。我们不假思索地决定在他家避暑一段时间。安顿之后,我们在他家前庭后院转了一大圈,只见他家烧饭用的是柴灶,客人走后换洗床单被套依旧是用脚盆,他妻子说,白色的床单被罩脏印子还是手洗靠得住。眼前的景致,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近段由于连日高温,来炎陵避暑的客人暴增,我们好不容易从百度上通过房东远在浙江打工的女儿,找到这家名叫百米山庄的客栈。

    据男主人邓秋明介绍,他家做游客生意不久。去年置办了一些游客旅居生活用品,由于疫情的影响只做了三天生意便闭门谢客,今年才开张不久。我们前面的一拨客人刚走,才腾出的房间,夫妇俩忙碌了整整一天,手洗的床单被罩交叉地晒满了屋前前坪,洁白的被套在日头的照耀下迎风招展,蔚为壮观。

    民以食为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饭菜,我们在他家包吃住120元一天,4个人除了早上吃米线,中晚餐均为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蔬菜是他自家种的,鱼肉则是女主人每天去10公里外的大院集市采购。我因口味喜欢清淡,头一天吃菜觉得口味偏重,并叮嘱他们炒菜时少盐少辣。女主人炒菜时,我常在灶屋里转悠,观其炒菜都是最后放盐,待菜快出锅时,她先是放点毛毛盐,然后伸出空着的左手手指头对着烧在锅里的菜品点一下,收回手指放到嘴唇边吸吮,试出咸淡,再决定是否加盐或淋点生抽。至此口味好重的现象便再未出现。

    他家共有6间客房,没有空调,只有一个落地电风扇。据男主人邓秋明介绍,往年他们这里连扇子都不用,今年的天气异常,燥热难耐,应客人要求,他从姐姐家借来一台电风扇应急。我们帮他出主意,要他女儿在网上购买几台电扇,走顺丰快递。次日,网购电扇到达了大院集散点,运回来后,打开一看是那种老式的落地风扇,零部件较多,需要人工组装。由于没有任何安装工具,主人望着这堆东西一筹莫展。好在我和同行的老赵、小易都在国营大厂干过钳工和电工。我进厂的第二年,工厂因国家计划不足,制造电力机车的工厂被逼上绝路,被迫做民用电风扇、沙发自救。我们车间是制造机车心脏牵引电机的,那年我们成为生产电扇的主力军,先后研制出雪花牌吊扇、台扇、落地扇等系列产品。熟手抓饼,我们叫房东拿来扳手和起子,三下五除二把几台电扇安装完毕。眼瞅着几台装好的风扇,吹着凉爽的风,我和老赵感慨,当年厂里若不组织生产自救,只怕也会沦落到被收购兼并的下场,那么生产高铁机厂电机和地铁及磁悬浮列车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思绪回到现实,我感慨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所经历的人或事。

    久居闹市,深山村庄对我们来说处处是美景。距离我们住的房子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十几只房东养的鸭子,在欢快地嬉戏。时不时地把头伸进水里觅食,黄昏落日后,这群鸭子会准时排队回家,成为余晖里的一道风景。

    白天我们去附近的景点游玩,晚上则在他家前坪纳凉聊天。夏夜的星空无限美丽,那些闪烁的银河星星,像一颗颗亮晶晶的宝石闪闪发光,风飒飒地吹,树沙沙地响,星空的神秘与夏夜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坐在山间看星星,时不时有流星飞逝,天上人间有一种神圣的向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