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情人节炒起来了 该谈谈中式爱情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蒋胜金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西方人发明情人节近2000年后,我们于最近十来年之内成功发明了中国情人节——七夕。但在西方发明了现代爱情近300年之后,我们似乎还没有发明中国人自己的爱情。

    你可能会奇怪,情人节你说是西方传来的我认了,怎么现代爱情也是西方传来的?其实早就有人梳理过,所谓的现代爱情,还真是从西方传开的,其主要配方就是浪漫主义,所以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浪漫爱。据说法国人对浪漫爱的发明居功至伟。《法国人如何发明爱情》这本书,就详细勾勒了这种爱情的演进路径。浪漫爱在全世界的传播,基本上是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是同步的,也就是很晚近的事情。

    在此之前,中国不是没有自己的爱情观,那么中式爱情的特征是什么呢?这个特征,就藏在一再以各种形式重演的原型故事里。

    讲个故事梗概,看你能不能猜出故事的名字:

    一个妖精修炼成人,为了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一名男子,下凡报恩,结果与男子产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后来恩报完了,爱情也就结束了。

    猜出来了吗?很难猜是不是,中国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但其中有两个最为著名,一个叫《红楼梦》,一个叫《白蛇传》。

    两个对国人影响巨大的爱情故事,竟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连名字都那么对仗,有点不可思议。是不是巧合呢?还真不是,这两个故事之所以广受欢迎,恰恰因为它们反映了中国人对于情爱的集体无意识,揭示了中式爱情观的深层结构,而这结构的基本元素也就是两个字:恩与爱。因此,我们不妨把中式爱情命名为“恩爱”。

    恩爱与浪漫爱是不一样的。

    《恋情的终结》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说的是女主病了,坐在街边的椅子上边淋雨边思考人生,男主尾随而来,对女主倾诉衷肠一番,然后就撂下女主,不管不顾地走了。最后女主病死了。在浪漫爱的语境里,男主自认爱得深沉,但按照中式爱情的标准来看,这男的对女主连关心都没有,遑论爱她。

    浪漫爱讲究心灵的投契,对现实的利害较少考虑。而中国人的传统爱情故事,不说相爱,而说相好,既懂你的好,也一心对你好,也就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外显为故事,就是层出不穷的报恩式的爱情,在这样的故事里,恩与爱最后成了一码事,心灵的相通与现实的关照也缺一不可,而尤以后者为重。

    浪漫爱与恩爱的区别当然不止于此。

    浪漫爱是在个人主义的土壤里成熟起来的,与现代人过剩的自我意识及表演欲望息息相关,因此有“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奇怪说法。

    恩爱则不一样。它首先就是基于关系的,脱离了人与人的关系,就不存在恩爱。爱的核心动作是给予,恩的核心动作是偿还,这样两个动作有机结合,才能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就像一个抛接球游戏。某种程度上,恩爱是交互算法,系统内部有真实的关系链接,其自身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其价值不仰赖于变幻无常的爱神的赐予,而取决于系统内部两个人的合意。

    从对象的角度来说,浪漫爱是倾向多元的,恩爱则是一元的。

    浪漫爱的死穴是现实,一旦落实到柴米油盐上,它就会枯萎,因此,另寻“寄主”就是它的宿命。

    恩爱不同,它用恩这个维度将爱维系在了特定的对象上,因为“报恩”必定是报给有恩的人,不是和谁都可以。爱是一往无前,恩是守定航线。爱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恩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从相处模式来说,浪漫爱是倾向于互相考验、互相折磨的。因为预设了一个高不可及又瞬息万变的灵魂伴侣形象,真实存在的人能否与之符合,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验证、考验才能知晓,而这个过程是层层加码没有尽头的,身处其中的人只能在痛苦、狂喜、怀疑、仇恨的情绪深渊里轮回,变得越来越歇斯底里,越来越虚伪,最后以一方或双方崩溃告终。

    而恩爱则是互相欣赏、互相成就的,身处其中的人并不以对方符合某种虚构理想为前提,而以能否接受对方的付出为前提,能接受这个前提,双方自然可以在恩爱循环的过程中互相提升,但也并不会给彼此制定“考核标准”,他们的爱是当下共同完成了的,不会先锁在银行里等对方成为灵魂伴侣时才拿出来挥霍。

    此外,浪漫爱通常难以持久,恩爱则如细水长流;前者讲究征服与被征服,后者则基于平等相待……两者的区别太多了。浪漫爱自然有其魅力,但其弊病也很明显,因此,是时候重新发明中式爱情,以救其偏了。

    正所谓:

    有恩无爱,无以为情,有爱无恩,行之不远。

    视爱为恩,报恩以爱,恩爱一体,天长地久。

    愿天下有情人恩恩爱爱,白首同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