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钟鼓岭步行街夜市。 伍靖雯/摄
▲大汉·悦中心JOJO街是年轻人夜间休闲娱乐的常去之地。伍靖雯/摄
▲未来云MALL外新增了夜间集市。 伍靖雯/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妈妈,让我玩最后一圈再回家吧。”7月30日晚,步步高广场株洲汇金店前坪,小型游乐场、造型别致的景观设施,让游玩的孩子们不舍离去;大汉·悦中心JOJO街同样热闹非凡,不管是卖手工饰品和玩具的小摊老板,还是卖各色小吃饮料的商铺员工都忙得不亦乐乎,青年们在这里吹着晚风,一起感受夏日夜晚的烟火气……
显而易见,这个夏天,株洲越来越多的商圈经营者正通过夜游、夜市等模式,拉动夜间经济的发展,一些“潜力区”的激活也被提上日程。
让株洲“越夜越精彩”,今年10月前后,我市城管部门将通过“微亮化”带动夜经济,推出4-5个夜经济示范点。时间紧、任务重,我市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又将如何打造株洲的品牌特色?
“微亮化”如何再进一步?
“要是附近有星空帐篷,再来个咖啡吧、小吃摊,可以跟朋友一起边聚会边欣赏夜景,可多美妙。”芦淞区董家塅街道中心社区,看着“微亮化”改造后人气“爆棚”的社区广场,小伙刘仁又一次忍不住发出感叹,在他看来,这是附近最适合年轻人夜间赏景游玩的地方之一,完全可以充分开发。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繁荣程度被视为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
由《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联合相关机构组成的课题组,此前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榜单,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上榜。
这些城市发展夜经济的共同点之一,是紧紧围绕年轻人的需求,打造富有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照明空间和场景,带动夜间消费集聚。
以上述榜单排名第二的长沙为例,这几年,长沙不断挖掘城市夜间经济潜力,在功能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支持和升级夜经济。灯光秀、无人机表演等在互联网平台频频“出圈”,解放街、五一广场、坡子街等地打造的夜间亮化景观,也成为青年拍照的好去处,带动周边形成“夜游、夜景、夜市、夜娱”等丰富的夜间产品体系。重庆、上海等地的夜间灯光秀,也一直是吸引游客前去观光旅游的一大因素。
“从这一点来看,株洲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基础。”对此,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微亮化”,不仅基本消除了城市照明暗区,还通过在社区广场打造亮化景观集聚人气,比如,曾经几乎无人光顾的天元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微亮化”改造,夜间前去跑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微亮化’带动人气的功能已毋庸置疑,是时候再进一步,助推打造夜经济商圈了。”上述有关负责人认为。
商业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市文旅广体局、市餐饮行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市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000余家,社会从事餐饮单位5000多家,资源充足,但业态相对单一。就拿5000多家社会餐饮单位来说,其中有800多家餐饮单位只在夜间营业(下午6点至次日凌晨2点,或者是通宵),但提供的夏日夜宵品种,约有一半是小龙虾。
市商务和粮食局相关工作人员也认为,我市夜间消费业态以购物、餐饮和娱乐为主,但能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和品牌供给相对不足。
同质化造成的“内卷”,也让株洲这些年在夜经济上的发力收效不甚明显。比如,两年前,我市在森林一路打造了全市首条夜间经济示范街,但缺少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布局,这里至今仍未打破以餐饮为主的夜间消费局限;曾经火热的贺家土夜宵一条街,也出现消费流失、转型困难等问题。
“发展夜经济,不能只有‘颜值’,更要注重‘内外兼修’。”对此,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微亮化”更多是硬件方面的提升,真正要形成夜经济商圈,还要在“吃喝玩乐住游购”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正是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今年的“微亮化”项目,也拉动了商业嗅觉更敏锐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参与。这些商业企业对潮流品牌、消费趋势的理解更深入,有资源也有扩大商业空间的诉求,可以通过他们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更有内涵的夜间消费场景,实现项目的长期价值和品牌延伸。
夜经济,如何打出“特色牌”?
目前,我市已有王府井百货、未来云MALL、尚格广场和苏宁广场等商圈运营方制定了夜经济提升方案,共同参与“微亮化”项目。按照我市的规划,今年10月前后,我市要推出4-5个夜经济示范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发展夜经济势必要对“烟火气”有更多的包容,比如适度允许居民自发营造休闲娱乐的氛围,如摆摊设档等,相对于“一刀切”式的收紧或松绑,更应该做好环卫基础设施配备和宣传引导,“轻松娱乐的氛围有了,一些观望的商家也会跟进,待形成一定热度后逐步吸引更多消费群体,形成良性循环。”
业内有个说法:白天的消费主要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夜间消费更多是满足精神需求。
长期观察株洲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株洲的制造业发达,众多的厂区型社区不仅有消费潜力,还有打造株洲特色夜间消费场景的基因潜力。可以通过“微亮化”将之串珠成链形成联动,并在每个不同的厂区型社区,推出具有工业特色的夜间艺术空间、后备箱市集等项目,激发年轻群体对工业株洲的好奇心,并策划推出夜游、夜跑等活动,吸引品牌进驻,提升区域知名度,带动更多消费群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