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档案馆发现一批珍贵档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油印图册《中国空军抗战史书》中的图片。 记者/廖智勇 摄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 记者/廖智勇 摄

    策划/王建设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廖智勇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鼓角争鸣……曾经的英雄故事在历史的天空里成为绝响,定格在文献档案泛黄的纸页上。近日,醴陵市档案馆发现一批珍贵档案,其中有毛泽东同志的学籍档案(同学录)、李隆光烈士的自题照片,还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史稿等,有的是孤本,有的在全省尚属首次发现,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t 档案馆搬家发现“藏宝箱”

    醴陵市档案馆建馆于1987年,馆藏档案20余万卷,最早的档案可追溯到清康熙元年。因城市发展需要,2019年,档案馆搬迁至醴陵市市民中心。“那年搬家,我们用小货车运了整整87车档案。”醴陵市档案馆馆长陈德政回忆。

    在旧馆时,受限于工作人员数量、档案存储空间,平日里只能重点关注已有珍贵档案以及查阅率、利用率较高的档案,有相当一部分档案只是登记在册,并未详细鉴定。搬馆后,醴陵市档案馆决定对数量庞大的馆藏档案进行系统性再整理、再鉴定。

    去年下半年,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归类档案的过程中,从库房角落里找到了8个铁皮箱,箱内档案涉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事教育、法律教育、书信、照片等内容。陈德政坦言,找到这批档案时,工作人员起初并未在意,直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以及李隆光烈士遗物的出现,大家才意识到这批档案颇具含金量。

    经整理,铁皮箱内的档案共计200余件。随着再鉴定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珍贵档案浮出水面。

    [~公式~] 记载了毛泽东的姓名、年龄、籍贯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为“民国”四年(1915年)版本,是全省已发现的毛泽东就读原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最早的学籍档案,里面记载了毛泽东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教员名录部分还登记了傅熊湘等早期革命家的身份信息。

    副馆长廖际标是档案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是此次再鉴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这批档案的价值,他十分认可。“湖南省档案馆也收藏了一件同样版本的毛泽东同学录,是其馆藏珍贵档案之一。但省馆的藏品没有封面,一直无法确定年限,我馆新发现的这本同学录品相和完整性更佳,填补了省馆藏品的信息空白。”

    [~公式~] 李隆光烈士遗物包括毕业证和自题照片

    李隆光烈士的遗物也颇珍贵。李隆光又名李谦,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先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连长,“四·一二”政变后,参与百色起义,任红军第七军第一纵队的纵队长,参加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2月1日,其部在广东乳源县梅花村遭粤军包围,突围时中弹牺牲,时年22岁。

    李隆光烈士遗物包括求学时期的毕业证、自题照片还有其弟李隆章给贺龙、邓小平同志的信件留底抄写件,其毕业证和自题照片都是孤本。自题照片名为“惠州离别纪念”,题字内容用铅笔写就,内容为“纪念南昌战役阵亡的好友张汉章。”不想几年后,李隆光也殒落在战场,实在令人唏嘘。

    这批档案中,蒋介石致杨爱源、徐永昌的亲笔落款书信;谭延闿亲笔题字的《中山丛书》;《驻外使领馆职员录》;“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史稿(全套11册);《中国空军抗战史书》等文献也颇具研究价值。廖际标说,这批档案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至解放战争时期,全国人民为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卓绝努力,对研究这一时期湖南省乃至全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记者还注意到,此次发现的这批珍贵档案,部分文献尤其是图册设计考究,印刷也十分精美。例如,油印图册《中国空军抗战史书》不仅展示了我国第一代航空飞行员的英容和战绩,还以细腻的图画描绘了中国空军与日寇空战的激战画面,图册设计之精巧与当代印刷品相比也不遑多让。

    [~公式~] 发掘保护好档案这座精神文明“富矿”

    档案是历史的延续,是先辈奋斗的足迹。一个个厚重的文字、一张张写满沧桑的照片、一段段被时光浸润的录音见证了那段逝去历史曾经的芳华。

    档案的发掘鉴定不容易。档案作为再现历史原貌的原始记录,其涵盖范围驳杂宽泛,不仅包括书册、信函、文件等文献资料,还包括照片、音像资料、牌匾、碑刻、勋章等实物资料,甚至一些历史事件经历者的口述也归属于档案的范畴。

    档案本身不会把“珍贵”二字写在“脸上”,要从数目庞大的文献和实物中发掘鉴别出研究价值突出的档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整理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鉴别能力以及敢在大海里捞针的耐心。许多档案具有唯一性,修复工作更不能掉以轻心。醴陵市档案馆迁馆以来,历时三年,完成所有新中国成立前档案的整理、再鉴定和部分修复,而这批珍贵档案的发现,是“再整理、再鉴定”行动的重要成果。

    陈德政表示,档案不是故纸堆,不是用以炫耀的藏品,而是尘封的文化“富矿”。沉淀历史,淘出瑰宝,以史为镜、古为今用,方能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真谛。档案管理者有责任发掘保护好这座文化“富矿”,用饱满的工作热情献身档案事业,发掘整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以示后人、以资决策。也希望通过这批记录中国共产党萌芽时期的珍贵档案资料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