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家中接待泰戈尔论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凌叔华。网络供图

    凌叔华出身于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榜中进士,曾官至顺天府布政使司。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等是家里的常客。从凌叔华的小说《古韵》里,我们可以窥见当初凌府的风月繁华。凌叔华小时候曾跟着宫廷画师缪素筠、郝漱玉学画。1921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先学习自然科学,后学习英语、日语。

    1924年春,诗人泰戈尔应邀到北京访问。北大指派徐志摩和陈西滢进行接待。当时,陈衡恪、齐白石组织的北京画会要在凌叔华家的书房开会,凌叔华因为认识陪同泰戈尔访华的一位画家,便邀请他赴会。没想到徐志摩、陈西滢陪同泰戈尔也一起来了。凌叔华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也会画画吗?”泰戈尔便即兴在凌叔华准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莲叶和佛像。泰戈尔对凌叔华说要“多逛山水,到自然里去找真、找善、找美,找人生的意义、找宇宙的秘密。不单单黑字白纸才是书,生活就是书,人情就是书,自然就是书。”

    由于在画会上结识了徐志摩、陈西滢,后来这二位竟成了凌府的常客,并时常带朋友来,高谈阔论,实际上这里已成为一处文人经常聚会的沙龙。凌叔华也与徐志摩、陈西滢成了好朋友。她背着守旧的父亲,与陈西滢秘恋了两年多,直到1926年,二位恋人央求一位长辈出面,凌福彭才同意女儿与陈西滢结婚。

    1946年,陈西滢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凌叔华1947年随夫定居伦敦,先后在巴黎、伦敦、波士顿、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她曾五次回国,遍访名山大川,写了许多介绍祖国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的作品。

    1984年,凌叔华在中国驻英大使馆举行的晚会上,与萧乾重逢。她对萧乾说:“我生在北京,尽管在西方已经三十多年,我的心还留在中国。”1989年底,凌叔华也许是感到来日不多,她下决心在最后的日子里回到北京的家——原史家胡同甲54号。1990年5月,凌叔华在弥留之际,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她90年前出生的地方。此时,她的家已经被改作史家胡同幼儿园。孩子们捧着鲜花,唱着歌,列队欢迎。凌叔华望着自己家的老宅和身边的这些孩子,仿佛浮现出自己童年时的影子。她低声说:“妈妈等我回家吃饭。”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