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打出“组合拳”用科技为“双减”赋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谭筱 通讯员/郑奕

    “双减”的株洲实践

    随着“双减”政策实施,攸县教育局、攸县科学技术协会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推动了攸县中小学“双减”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后期更好开展“双减”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亮学生科技梦

    “没有琴弦,怎么弹奏乐曲呢?”“为什么只有一圈的彩灯,可看上去却好像有无数个灯呢?”……近日,株洲、长沙、湘潭三地科普大篷车齐聚攸县校园,通过生动的科普讲座和有趣的科普展品给孩子们带来了奇妙的科技体验,让“双减”后的“第二课堂”内容更丰富。

    无人机飞行、动感机器人跳舞、航模、遥控表演……现场,超过30台(套)科技感满满的车载展品供同学们体验互动,3000多名学生振臂欢呼,学生们迎来了一顿丰盛的“科技大餐”,感受了科技的魅力。

    “我们将科普大篷车开进学校体育馆,就是要打造流动科技馆,让科普走进校园、走到学生们身边,通过参观、体验科普展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攸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县科协、县教育局向全县中小学生征集科技作品,共绘制了75块展板,54件学生创新科技作品,同时组织10名科技老师,在全县二十个中小学校进行巡回展览讲座,充分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为丰富中小学生课外生活提供了帮助,吸引全县5万余名中小学生参观体验。

    强化课程建设 驱动课后改革

    在“双减”背景下,攸县持续深化特色课程建设,为开展系列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添砖加瓦,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各中小学校已开设特色课程20余门,其中“机器人编程课”因手脑并用、参与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除此之外,全县各中小学每月开展两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共组建科技、书画、刺绣、剪纸、烹调、舞蹈、球类、机器人、航模等有20多个学生社团,共有8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

    “为让‘双减’落到实处,学校充分挖掘本校传统特色。学校开设有足球、剪纸、口风琴等16个社团,努力打造丰富、多元、有趣的课后服务课程,赋能孩子们个性发展。”文化路小学校长文勇告诉记者。

    六年级学生刘雨婷是剪纸社团的一名“元老”,学习剪纸已有3年,曾代表学校获得全县中小学青少年科技创新与实践技能大赛一等奖。

    “剪纸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可以提高我的专注能力,同时,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缓解学业压力。”说到剪纸,她侃侃而谈。

    在“创新”背景下,为“双减”赋能,攸县科技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今年以来,共有41项作品荣获株洲市第4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其中10个项目获一等奖,7个项目入围省赛。工业路小学“抗疫自助免接触洗手消毒液”获省一等奖。

    近年来,攸县打出“组合拳”,探索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等多项活动,赢得了家长、师生的共同响应,有效助推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