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厂的绿豆冰棒、金蕾啤酒 曾记否,那年夏天有滋有味的慢株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啤酒厂小区内的墙绘。 记者/伍靖雯 摄

    ▲601厂职工子弟手绘记忆中的冰棒厂。李伟/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这两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是“热热热”的话题:刺目到让人不敢抬头的阳光,需要冰棒、西瓜和啤酒来慰藉这个夏天。

    实际上,株洲曾有自己的冰棒厂和啤酒厂,对于一些“老株洲”来说,那些走街串巷卖冰棒的吆喝、啤酒瓶相碰的声音,是记忆中有滋有味的慢株洲。

    谁的记忆中没有一口绿豆冰棒?

    一走进601生活区,就是浓浓的生活气息。伴随居民楼建成而栽下的树木,已经长得老高,居民们三三两两坐在树下乘凉,路边的小超市里,店家在躺椅上歇息,电风扇呼呼地吹。

    单看这些都和从前一样,不过往里走到双层停车场,就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这里原本是601冰棒厂所在地,如今由钢铁机械取而代之。

    1980年,为了解决职工防暑降温问题,601冰棒厂建成投产,时年42岁的杨旭担任首任厂长。每年夏天,厂里会给职工发放雪糕票,一支冰棒用1张票,如果想吃加了奶油的冰淇淋、甜筒,需要3-5张票。一开始内销,很快转向面向市民销售。

    实际上,当时株洲有不少大中型国营企业,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冰厂,不过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601冰棒厂的绿豆和牛奶冰棒,成了那个年代的街头“网红”。

    1999年,601冰棒厂就停产了。然而,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商超冰柜里琳琅满目的冰淇淋,仍有不少人对601厂的冰棒念念不忘。迁居上海的厂职工子弟李伟,凭着记忆画出了曾经的冰棒厂;工厂子弟陈玺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没冰箱,厂里会发装雪糕的保温桶,时至今日都还记得自己小心翼翼揭开桶盖时,冷气扑面的场景。如今每逢夏日,她就会熬绿豆沙手工制作绿豆冰棒,和孩子一起分享当年这份纯粹的快乐。

    一根料多的冰棒得靠“运气”

    撕开简陋的包装纸,是一整根泛白、冒着冷气的白糖冰棒,如果直接往嘴里塞,整张嘴都会被冻得麻麻的,但第一口总忍不住这样尝试……在市民郭建国的记忆里,这才是最有滋味的“老冰棒”。

    本地最初生产这种白糖冰棒的,是1956年开业的株洲冰棒厂。长期关注株洲历史的朱力老师梳理了本地冷饮业发展历程并介绍,这家冰棒厂位于解放西街,开业时仅有2台冷冻机、1台冰柜和24个白铁冰棒模具,生产绿豆冰棒和白糖冰棒。

    用这种白铁冰棒模具,得先靠人工把绿豆、白糖摇匀。现在说来这么简单,当时也要靠外地调聘冷饮技师过来操作。

    郭建国还记得,最初吃冰棒有点靠“运气”,比如绿豆的,有的豆子多,有的豆子少,就是因为人工制作冰棒底料时没有摇匀。冰棒料搅拌好,要用盐水冷藏,有些吃起来味道发苦,就是盐水不小心漏进去了。也正因如此,他和年少时的小伙伴们经常做的,便是站在冷饮店门口“比试”谁的冰棒料更多。

    冰棒厂只负责生产,小贩们往往上午去进货,把冰棒放在一个四周用棉垫相隔的木板箱或者广口保温桶里。走街串巷叫卖。到1965年,市区的冷饮店和冰棒厂逐步增加、扩大规模和品类,街头不仅有牛奶雪糕、冰酸梅汤等售卖。

    1987年,冰棒厂引进了丹麦冰淇淋生产线,改变了传统手工制作冷饮的历史。不过,随着90年代的市场环境变化,广东等地的冷饮产品纷纷进驻株洲,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本地的冰棒厂逐步告别历史舞台。

    金蕾啤酒,株洲的味道

    6月25日下午3点,石峰区啤酒厂小区,几幢楼房外墙彩绘着“金蕾啤酒,辉煌记忆”“株洲的啤酒,株洲的味道”等字样。

    对于不少株洲人来说,“金蕾”这个本地的啤酒品牌,就是夏日里最清爽的一抹记忆。

    1987年4月,株洲市第一机床厂改造为株洲市啤酒厂。同年9月,通过与青岛啤酒厂开展协作、引进相关技术工艺,株洲人自己的啤酒——金蕾干啤上市,很快成为市民聚餐的必备品。

    多年来从事餐饮经营的老刘还记得,当时从钟鼓岭到株洲火车站沿线不少夜宵摊,卖的都是金蕾干啤,逢年过节,他也会往家里放两箱金蕾干啤,方便待客。

    从1992年到1995年,金蕾干啤先后拿下全国消费者评选质量可靠饮料银杯奖、第五届亚太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等奖项,一时声名远扬,供不应求。厂里的老职工回忆,当时啤酒产能不够,批发商都要排队拿货,有时订货的交付时间甚至是一年以后。

    1995年,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来株洲市考察,与株洲啤酒厂洽谈并签约啤酒扩产项目。此后,株洲啤酒厂引进外资用于啤酒规模、技术、档次的改造,于1997年达到5万吨啤酒产能。

    然而,也是这一时期,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巨变带来供应链、资金链等各类问题,株洲啤酒厂不仅市场萎缩,甚至陷入连原材料也很难采购到的困局,最终于1998年正式停产。

    曾经遍布街头的“金蕾”,成了人们脑海中的味觉记忆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