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鹏:将生意打造成自我的名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肖鹏。记者/成姣兰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成姣兰 通讯员/王海艳

    商场风云,变幻万千。有人崇尚跨界,凭借敏锐的嗅觉抓住一个又一个风口,赚得盆满钵满后,抽身而出,转战他场;有人笃定一行,不管风起风落,只管扎根深耕,时间愈久,人与行业融合愈深。两种各有千秋,肖鹏属于第二种。

    从一车水龙头跑乡村,到一根管子走市区,提起水电材料销售,肖鹏,是一张名片。现如今,随着装修行业寒冬来临,不少同行离场、怅然,他反而变得内敛和淡然,格局也因此打开。处变不惊,或许是深耕才有的收获。

    这都不是我想要的

    肖鹏父母是郴州安仁县人,他本人从小在株洲长大,算大半个株洲人。为何做水电,也有点子承父业的感觉。

    2009年,20岁的他开始跟父亲做水电工,然而,对于年轻的他来说,还没法承受手艺人的那份枯燥和累,随着对行业的了解,他倒是对做生意萌生了兴趣。

    为了拴住躁动不安的儿子,父亲拿出全部积蓄,在石宋路五金机电市场购买了一个门面。“楼下是门面,楼上是住房,这也是我们在株洲的第一个家。”肖鹏说,当时想过与水电装修相关的很多产品,最终选择了淘汰慢投资小的水龙头。

    自己开店当老板的那瞬间,21岁的肖鹏有了同龄人尚未开启的思虑,因为做生意,并非买个门面进点货这么简单。连续两三年,店里都没生意,怎么办?肖鹏又干回了水电工。这一次,他干得心甘情愿。

    “我要用干水电的钱养着店里,不然只能关门。但那是父亲对我的期望,告诉自己要做下去。”

    以店为根据地,做点小生意,是父辈那一代的梦想。自己做水电自己买货,如果一直这样干,也是一条营生。然而,这也不是他想要的。

    时常在店内发呆的肖鹏看到,隔壁店的福建老板天天不在店里,到处跑市场,打开了他的思路。

    为何不赌一把?他当即决定,从邮政银行贷款10万元进了几车水龙头,喊上尚未就业的几个朋友,开始跑市场。

    “看到五金店就去谈,发现市区很难打进去,我们只能转战送货量少、路程远的乡镇,市区吃得开的店,都不会去乡镇。”而对于刚创业的他们来说,这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几十块钱的货,要送一二十公里,我们也屁颠屁颠送过去,说不定路上还能卖掉一些呢?”那时的肖鹏,有着一股子干劲。

    最多的时候,他们有团队19人,两台货车三台面包车装满水龙头,跑遍了株洲大小乡镇。

    近几年,各大品牌纷纷下沉乡镇,以强大的供应链迅速占领市场,全靠硬跑的他们,逐渐失去了优势。

    一个水龙头做到底

    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深刻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从乡镇市场退出的肖鹏,并非铩羽而归,这时的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商业路径——沿着水龙头,一直做下去。

    水龙头的前一环——水管,成为他转型的方向。这时,日渐成熟的他,也在市区有了初步的网络。抓住家装行情好的几年,肖鹏用一根管子打入各大装修公司、设计工作室,进而接下一栋栋精装房项目,一个个工装工程。卖水管的肖鹏,逐渐成为一张名片。

    正在热卖的第四代住房、刚刚完工的一品熙园精装房、已经交房的朗廷览江、财富湘江……近年来株洲推出的精装房项目,不少水电都是肖鹏做的。

    “这并不是一个赚钱的行当,一根4米的管子,利润才1块钱,不少配件甚至利润只有几分钱。”肖鹏坦言,将产品线做长,让利润堆积,才有出路。

    在大汉惠普五金机电市场,肖鹏百余平方米的门店内,从水龙头到管子、从卫浴到玻璃胶,水电环节八大品类上万个品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引领着全品类的潮流,肖鹏的创业之路,从水龙头出发,越走越长。

    然而,地产的萧条猝不及防,如何度过寒冬?肖鹏开始四处寻找新的可能。老旧小区改造、工地厂房,只要能接到的业务,使出浑身解数去拓展。

    目前,在行业寒冬中,肖鹏业务影响并不明显。去年,因原先代理品牌价格战四起,他毅然转做保利管业,目前是该品牌的株洲总代理。“我更看重的是品牌。”肖鹏说,之所以他暂时未受大环境影响,是因前期口碑的积累,在行业低谷期,更应修炼内功守住品质。

    水电也要做形象

    这两年,由于部分行业低迷,不少人都被迫转行或跨界,肖鹏也有想过。

    “有一些朋友事业做得很好,说带我入行,一切又要重新开始学,能比现在做更好?”一次次想要逃离时,肖鹏最后选择了留下,克服熟悉的困难,比开启新的困难来得容易,他说,能不能做好一件事,关键还是看人。

    低迷期如何突围?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挣扎,现在的肖鹏,思路清晰,目标笃定。

    记者采访时,他正跟妻子商量店面改造事宜。在五金机电市场,五金、电缆、水管、油漆等大大小小的装修产业链条门店不计其数,然而,散客却很少前来,究其原因,在于店面陈列太乱。

    让藏在瓷砖下的水电管网看得见,消除消费者顾虑,今年,肖鹏决定将店面升级,作为品牌形象店展示,为产品赋能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感。

    另一方面,肖鹏也逐渐开始走出去学习,扩大朋友圈。“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受益匪浅。”肖鹏说,走出去越多,发觉自己需要提升的东西越多,在学习的同时,人也变得更加谦卑。

    或许,这两年暂时不是一个做事业最好的时候,在目光长远的人看来,这却是一个最好的沉淀期。今年33岁的肖鹏,开始躬身做功课,迎接下一个风口来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