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用奋斗挺起了“脊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湘在农机上。通讯员供图

    ◀黄湘在整理蜂箱。通讯员供图

    “帮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我的心里比蜜甜”​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江泓

    稻田上,秧苗在茁壮成长;花丛中,蜜蜂在辛勤忙碌;院子里,几台农机整齐停放……走进石峰区茅太新村,仲夏的美景让人沉醉。每一天,种粮养蜂大户黄湘,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忙碌往返。

    今年52岁的黄湘是一名肢体残疾人。由于幼时脊椎变形,她较常人相对矮小、驼背。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如今,她不仅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还带动了一批村民走向共同富裕。去年,她被评为“全省自强模范”。

    自立自强的榜样

    黄湘出自普通农家,由于身体原因,勤劳朴实的父母对她关爱有加,但黄湘从小就懂得自立自强,从不怨天尤人。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从不退缩。

    高中毕业后,黄湘加入进城务工的大军。在城里,黄湘找到了终身伴侣。在恋人面前,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残疾人。“我和普通人没有不同!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丈夫体贴,家庭和睦,农闲的时候到服装厂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婚后的黄湘很幸福。尤其是女儿的出生,带给了她更多快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学校开家长会,女儿指定要我参加,从不认为我和别的妈妈不一样。”黄湘开心地说,“我是残疾人,更是幸运儿。”

    2009年,由于病情加重,黄湘做不了稍重的农活,也不能长时间坐着加工服装,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看着每天忙里忙外的丈夫,黄湘坐立难安。

    为了替丈夫分担压力,黄湘开始自学养蜂。最开始,由于病虫害处理不当、防寒措施不当等原因,黄湘遇到了挫折,但她并没有就此退缩。

    尽管行动不便,她仍四处寻找养蜂专家能手求教,解决技术难题。现在,她的养蜂场的蜜蜂达到200箱。

    不止是自己养蜂,在黄湘的带领下,同村几户残疾人家庭,也办起了蜂场。村民们有难题,黄湘事无巨细,一一耐心指导。

    种粮大户

    流转70多亩土地 买了村里第一台收割机

    2011年夏天,当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黄湘既兴奋又犯愁。

    高兴的是女儿有出息,犯愁的是女儿大学四年学费和生活费支出不是一笔小数目,不宽裕的家庭恐怕难以负担。每到入夜时分,黄湘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到底怎么办?困境中的黄湘发现,茅太新村不少村民在外务工,顾不上家中的责任田。“不如我们把村民抛荒的十几亩土地耕种起来吧!”看着眼前一亩亩荒地,黄湘和丈夫商量,重操旧业,在土地上致富。

    这一年,勤劳的黄湘夫妇虽然收获不少,但每当望见丈夫冒着炎炎烈日在田间挥汗如雨,心疼之余,她为自己干不了重农活,帮不上太多忙而暗暗自责。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黄湘参加了石峰区残联举办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老师的一句话,解开了一直困扰着黄湘的心结。

    “我在培训课上问老师,家里有十几亩田地,但我却帮不上忙,应该怎么办?”老师建议,如果有条件,不妨使用农业机械来作业。

    当时的茅太新村,村民种田普遍都是人力,黄湘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商量着找亲朋好友,借款买了第一台收割机。

    农机的高效率,吸引了村民。这一年,不但自己家里的稻田很快就收割完,村里的农户也都请她帮忙,当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

    “一次培训,改变了我的家庭,我觉得很幸运。”很快,黄湘扩大了种植规模,还陆续置办了其他农机,地方党委政府更是倾力支持,安排专人帮助黄湘履行土地流转手续,指导申请相应补贴。

    “种田卖粮,政府把补贴送上门。区里还安排人力物力,疏通了淤积多年的灌溉渠道。”黄湘备受鼓舞,现在,她种植了70余亩水稻。

    致富带头人

    成立农机合作社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随着耕种面积的增加,农用设备的需求也增大了,但没那么多资金购买农机,怎么办?在四处寻求资金,解决购买农机的资金缺口无果后,黄湘再次找到了残联,残联在咨询相关部门后,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成立农机合作社。

    “这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从来没有相关经验,感觉无数的问题在我脑海里打转。”在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2014年,由黄湘牵头,联合周边10余家农户注册的株洲市太平寺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黄湘担任理事长。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张,很多情况下需要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去运作管理。为了能带着大伙尽快走上致富路,黄湘不但为合作社聘请了会计,自己私底下也埋头苦学了不少管理知识。

    自从农机合作社成立后,茅太新村基本没有了荒田,因为机械代替了原始劳动力,数十台农用设备驰骋在田地间。青壮年劳动力照常出去打工,家里家外两不耽误。由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机合作社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还走出了株洲,在长沙、岳阳周边等地进行跨区作业。

    为了联系业务,黄湘四处奔波。有一次,早上6点多,到达岳阳时,黄湘遇到一场大暴雨。“下车没有任何一处避雨的地方,人到眼前都看不到。”苦中也有甜,当地人听说黄湘的合作社收割稻谷,价格公道、保质保量,便答应让她收割稻谷……

    慢慢地,黄湘的农机合作社闯出一条路子,年利润接近30万元。

    随着农机合作社业务的发展,黄湘也没忘记村里的其他残疾人。和黄湘同村的袁文义因为智力残疾,没有一技之长,家庭负担比较重,靠政府的救济和低保度日。黄湘了解到袁文义的情况后,征得其他成员同意,邀请他加入到农机合作社,让他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卷起裤脚下田种粮,运营合作社带领乡亲致富,在茅太新村,提起黄湘,大家无不称赞,“小个子也有大能量”。

    “我虽然身体残疾,但有一个幸福的家,勤劳体贴支持我的丈夫,乖巧孝顺的女儿。”如今,黄湘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在一所培训学校当老师,虽然家庭负担渐轻,但黄湘始终不改勤劳本色。“虽然苦过、累过,但这一切很值得。”

    心声

    生活如蜂。创业的路的确很辛苦,当我尝到创业的甜蜜后,用我的养蜂技术和农机有利资源,帮更多的贫困村民和残疾人走上创业道路,我的心里比蜜甜。

    ——黄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