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毛瓷”伴随毛主席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温琳 孙凡

    醴陵是毛主席早年从事革命运动的地方,他曾3次到醴陵,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不同寻常的足迹,并对醴陵瓷器有着浓厚情感。毛主席曾用浓重湖南话称赞:“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醴陵盛产陶瓷,是著名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釉下五彩”工艺享誉国际,它高白、高透、高润的瓷质,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正如在1300度的高温下,普通的泥土经过烈火的焠炼,升华为美轮美奂的艺术,也就有了“国瓷”的美誉。

    1958年4月,湖南陶瓷研究所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为中央首长试制一批茶杯。”全体技术人员在2个月拿出6种造型,先后4次送湖南省委审定。

    6月20日,省委回电说,毛主席对醴陵生产的瓷杯“很满意”。这时,人们才知道是为毛主席做茶杯。这批杯子一共烧了100件,并明确编了号。后来,为纪念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这种茶杯被命名为“胜利杯”。

    此后,醴陵多次为毛主席以及中央烧制瓷器:1966年,为北京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生产国家用瓷三万多件;1971年,为毛主席烧制烟灰缸和部分餐具;1972年,为中南海定制生活用瓷1210件,包括大小碗、汤盘、平盘等,全部釉下彩装饰,其中一部分就供毛主席使用……

    最为人所熟知的毛瓷,还要属毛主席晚年所用的一系列生活用瓷。

    1974年秋,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到家乡湖南。当时,他已至耄耋之年,但仍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经常是一手拿着厚重的书籍,一手拿着放大镜,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疲惫的时候连碗都拿不稳。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平化知道后,便提议为毛主席烧制一种轻薄的小碗。是年秋,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肖根如,会同醴陵县委、县革委一起来到群力瓷厂和省陶研所,布置下这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并要求:这批釉下五彩,内外双面都要有花;重量轻而结实耐用;保温效果好;无铅毒,不含镉,确保使用者健康;永不褪色。

    “一定要出色完成任务!”醴陵群力瓷厂立即召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成为一个研究组,从选料、配方到器形设计、颜料搭配……每一个细节开始攻关。

    釉下彩双面有花,这在当时的制瓷业尚无先例,技术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醴陵的技术人员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制,于1974年11月烧制成功。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腊梅四种纹饰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全部是釉下彩双面有花,这造就了中国陶瓷彩绘工艺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独创。

    长期照料毛主席的生活,有毛主席“管家”之称的吴连登回忆,当拿出醴陵烧制的这批瓷器时,毛主席很高兴,饶有兴趣地拿了两个碗看了又看,并轻轻地相互碰了一下,声音很清脆。瓷器上的图案,毛主席也很喜欢,连声称赞:“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吴连登还回忆:“毛主席老人家用上醴陵的瓷器后,就没有换过,他就是用这种家乡的瓷碗,喝了最后一口汤,吃了最后一口饭,也可以这样说,是湖南的乡情,伴随着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